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26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身材瘦小,皮膚黝黑,典型的農作之人,這是記者首次見到郁勤飛時的直觀印象。可他站在講臺上談著自己的從農心得,又有種說不出的感覺,與他農場主的身份有些“格格不入”。這天,他作為浙江農民大學的優秀學員代表,特別受邀回校傳經授寶。
今年50歲的郁勤飛,是慈溪綠源農場和義烏金萱農莊兩個農場的老板。他學歷不高,初中畢業后考取中專,卻因為家庭貧困,未能如愿深造,19歲那年,靠著借來的5萬元,開始在杭甬內河跑運輸。
創業是艱難的,十年打拼,雖讓郁勤飛涉世漸深,可錢袋子并沒有鼓起來。而立之年,拖著無奈的身軀,他回到了老家,干起起初最渴望逃離的農業,以兩畝大棚葡萄,踏上了第二次創業之路。但由于缺乏經驗,葡萄效益差強人意,這令郁勤飛更為挫傷,一度灰心喪氣,準備就此認命。
正當郁郁寡歡之時,郁勤飛結識了慈溪市勝山鎮的老鎮長。老鎮長為他“號脈”后,即刻開出了藥方:得從科技和規模上要效益。一席話,讓郁勤飛醍醐灌頂,也讓他漸漸摸著門路。不久后,他擴大規模至20畝,并真正潛下心來,探究精品化的種植方式。
為了產出品相更優、口感更佳的葡萄,郁勤飛往每畝葡萄園內,施用了2000多斤牛羊糞,盡量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別人催熟、割環的時候,他就坐上冷板凳,靜靜等待自然熟。最后,別人都賣完了,郁勤飛的葡萄才剛上市,可好飯不怕晚,由于口感出眾、果形漂亮,馬上一售而空。
嘗到甜頭后的郁勤飛,更加堅定了這一發展道路。之后幾年,隨著聲名鵲起,他的產品幾度供不應求,面積也逐步擴大到五十多畝。此外,郁勤飛又種起了哈密瓜,同樣備受市場青睞。與許多埋頭撲在地里的農民不同,自打少年就在外闖蕩的郁勤飛,不僅做好地頭功夫,還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營銷渠道和品牌打造上。
從聯姻世界商超巨頭“沃爾瑪”,到聯手水果營銷大佬“百果園”,再到入駐中糧“我買網”、一號店等平臺,從最初的自產自銷,到后來帶領義烏、慈溪、浦江三地380多戶種植葡萄、甜瓜、草莓等農戶一起闖市場,每年光葡萄銷售就達3000多噸。
為啥進步這么快?吃苦耐勞,自然無需多言,記者發現,如同名字一樣,郁勤飛還真是因為勤奮,才飛得快、飛得遠。初中學歷的他,創業之初,一無技術、二無經驗、三無導師,著實栽了不少跟頭。為了增加見識,郁勤飛就買書自學,到處求問,2004年上中專,2015年上大專,去年他又開始讀本科。
這幾年,每當有培訓班、講座等,只要有空,郁勤飛都會去參與,幾乎有一大半的機會,都是靠他自己主動爭取來的。久而久之,學生變成了“先生”,種葡能手變成了創業導師:郁勤飛不但參與了浙江省農業教育培訓中心組織的多本農民教材編寫,研究完成了近十個葡萄精致栽培科技項目,還經常走上講臺,教授農民種植技術。
郁勤飛很低調,記者從側面了解到,目前,他是浙江農民隊伍當中為數不多的農民高級技師、高級農產品經紀人,除了農場主的身份,還是浙江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的理事,義烏市農技特聘鄉土專家,浙江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客座教授,浙江農藝師學院的創業導師,去年,更是獲得了“全國百名杰出新型職業農民”榮譽稱號。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