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香蕉葉斑病,包括黃葉斑病、灰紋病、煤紋病、葉腐病等。葉片病害影響植株生長速度、生育期、抗性、產量和品質。因此,葉斑病防治是否及時有效,是香蕉種植是否賺錢的關鍵措施。
(1)黃葉斑病(褐綠灰斑病)
病征老葉表面產生與葉脈平行黃褐條斑,由葉緣向中脈發展,病斑初期只有2毫米大小,逐步擴大成40毫米,后期病斑變為褐色,中間呈干葉脈狀的灰色。病斑多時葉片早衰,植株青葉減少,香芽蕉及大蕉較感病,粉蕉、龍牙蕉耐病。
病原及傳染途徑病原為香蕉尾孢菌。病菌分生孢子靠風雨傳播,春秋兩季氣溫在27℃左右,高濕條件下發病較嚴重。
(2)灰紋病
病征在老葉發生,病斑為橢圓形,褐色,進而擴大為中央灰色,具輪紋,周圍深褐色的病斑,雨季病部交界壞死帶轉為灰白色,質脆,其上有小黑點。
病原及傳染途徑病原為香蕉雙孢菌。病菌分生孢子借助風雨傳播,在葉片潮濕時感染葉片,在葉片抗性差時發病,高溫高濕季節發病多。
(3)煤紋病
病征病斑多發生在中下層葉片邊緣,近圓形暗褐色,斑面輪紋較明顯,故也稱輪紋病,病斑有暗褐色霉。
病原及傳染途徑病原為香蕉小竇氏菌,葉片背面的分生孢子靠風雨傳播,感染葉片。
(4)葉瘟病
病征發生于薄膜大棚中的組培苗,初期為銹紅色的小點(1毫米左右),隨后擴展為中央淺褐色邊緣繡紅色,呈梭形,輪紋明顯,潮濕時病斑產生霉狀物。
病原及傳染途徑病原為香蕉灰犁孢菌。在潮濕環境下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靠氣流傳播。
(5)防治方法
合理密植,合理留芽,經常清園,圈蕉,銷毀病葉、干葉,保持園地清潔,通風透氣,減少病原來源及傳播機會;
增施鉀肥、有機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化學防治生長旺季(4-10月)每20天噴藥一次,抽蕾后植株適當加密至15天左右一次,目前較有效的藥劑有25%敵力脫乳油1500倍液,50%多菌靈加80%代森錳鋅800倍液,40%滅病威4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蕉斑靈1500倍液,氧氯化銅600倍液,可殺得1000-1200倍液,廣東省農科院農化中心新配制的蕉斑脫1200-1500倍液。噴藥時要噴葉面及葉背,并加入少量洗潔精、洗衣粉,加強藥劑黏附效果。
對葉瘟病可采用促苗快長,通光透光,結合化學防治。施復合肥提高小苗抗病力,合理通風,降低溫度,加強光照,減少病害發生。藥劑防治可噴氧氯化銅、可殺得2000倍,克瘟靈、三環唑1000-1500倍液,多菌靈800倍液等防治,對較嚴重的小苗應清理出苗棚,減少病源。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