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桃在盛花后20天內定果套袋。套袋時間以晴天上午9~11時和下午2~6時為宜。
套袋前將整捆桃果專用袋放于潮濕處,使之返潮、柔韌。選定幼果后,小心地除去附著在幼果上的花瓣及其他雜物,撐開袋口,令袋體膨起,使袋底兩角的通氣孔張開,手執袋口下2~3厘米處,袋口向上或向下套入果實。套上果實后使果柄置于袋的開口中部,勿使葉片和枝條裝入袋子內。然后從袋口兩側依次按“折扇”方式折疊袋口,用捆扎絲扎緊袋口,再于袋口上方從連接點處撕開將捆絲返轉90°,沿袋口旋轉1周扎緊袋口,使幼果處于袋體中央、在袋內懸空,以防袋體磨擦果面,不要將捆扎絲纏在果柄上。如果是自制紙袋,則用訂書機(或大頭針等)訂住袋口即可。另外,樹冠上部及骨干枝背上裸露果實應少套,以免日灼病的發生。套袋順序為先上后下、先里后外。每畝的平均用袋量為6500個左右。
由于套袋栽培果實中含鈣量下降,易患苦痘病等,在套袋后每月噴1次300~500倍的氨基酸鈣或氨基酸復合微肥。在6月下旬(采收前40天和20天)各噴布1次稀土,或采收前1個月噴布光合微肥、農家旺等微肥,以提高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分管理方面,果實膨大期、摘袋前應分別澆1次透水,以滿足套袋果實對水分的需求,同時防止日灼。
果實袋內生長期間應照常噴灑保護葉片和果實的殺菌劑,以防病菌隨雨水進入袋內危害。除袋后噴1次噴克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內吸殺菌劑,防治果實內潛伏病菌引發的輪紋爛果病;有條件的話,噴1~2次300倍的磷酸二氫鉀,或800倍的施康露、農家旺等以利桃果增色防病。采收后,注意將用過的廢紙袋及時集中燒毀,消滅潛伏在袋上的病蟲源,以減少翌年的危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