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我國的葡萄生產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勞動人民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管理經驗,如扦插、壓條、嫁接、搭架、整形修剪、施肥、灌水、采收和貯藏加工等,還選育出許多適宜我國栽培的名貴品種,如河北宣化的牛奶、龍眼等。建國后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使農村生產力得到空前發展,尤其是葡萄生產成了許多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葡萄栽培面積大幅度增加。根據農業部的統計資料,1980年全國葡萄栽培面積為3.17萬公頃,年產葡萄11萬噸;1985年栽培面積為6.42萬公頃,年產葡萄29.38萬噸;1996年栽培面積為15.35萬公頃,年產葡萄188.3萬噸;1997年栽培面積為18萬公頃,年產葡萄218.69萬噸。葡萄栽培面積和產量居蘋果和柑桔之后排第三位。但是,我國的葡萄生產與世界葡萄種植面積1000多萬公頃,年產葡萄6000萬噸相比,僅占世界葡萄總面積的1.8%,葡萄年產量僅占世界總產量的3.38%。尤其按人均葡萄生產占有計算,世界人均占有量為11.5公斤(1990年),我國人均占有量只有1.8公斤(1997年);葡萄酒世界人均占有量為7升,我國只有0.3升。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葡萄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我國提倡大力發展葡萄生產,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加快農村脫貧致富,提高國民經濟收入,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