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采后處理結合采前防病
為了更有效防治病害,必須從花期開始,定期噴藥,控制炭疽病和蒂腐病,直至套袋。套袋時間為采前30~40天,往往先噴藥后套袋,使用材料有牛皮紙、舊報紙或其他有一定透氣性的材料,但不宜使用塑料薄膜。套袋可以大大減少病蟲害或機械損傷所引起的果蜜斑,而且有助于著色均勻與果粉的產生,對創造良好的商品外觀十分有利。
2.準確掌握采收期
判斷芒果采收熟度的方法不只一種,通常以果肩渾圓,皮色變淺,果肉轉黃,果園中有個別黃熟果實跌落為合適采收期。有的地方則以盛花或座果期起至采收的天數作為采收的依據。
3.采后防腐處理
小試驗與大生產均證實,采后熱處理對減輕炭疽病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熱水的溫度及處理時間因品種而異,有效范圍為50~55℃浸15~5min,如加上殺菌劑則效果更明顯。
4.貯運適溫許多生產手冊推薦的安全溫度為13℃。其實,品種之間的差異極大,如“Haden”“keitt”為10℃,而“Carabao”“Pico”“Badam”為7.2~10℃,但“Raspuri”的貯溫可低達5.6~7.2℃。至于相對濕度一般推薦85%~90%。廣東廣泛栽培的紫花芒在30~32℃,相對濕度70%左右的常溫下12天失重率高達10%~15%。相對濕底低,不但失重多,而且引致皺皮,雖然沒有腐爛,但影響商品外觀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同樣十分嚴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