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選擇結果早、豐產性強的板栗良種,是實現板栗早實豐產的關鍵技術措施之一。有了良種的基礎,再配套綜合栽培技術,板栗早實豐產就可以保證了。
合理密植。栽植密度為2米×3米、3米×4米、4米×4米,畝栽41~110株。土壤條件好,坡度小,適當稀植;反之適當密植。
配置授粉品種。板栗是異花授粉為主的果樹,自花授粉結實率僅10%左右,配置授粉品種可提高結實率30%~60%,降低空苞,提高產量。授粉品種植株約占總株數的1/5。
培養豐產樹形。根據良種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培養與其相適應的樹形能促進早實豐產。直立性強的品種如九家種適宜造兩層形;干性不強,樹冠開張的品種如粘底板難以培育出兩層形,可選擇開心形。整形中根據幼樹枝梢生長與分布狀況因樹造形,因勢利導,順應其自然發枝特性,可縮短造形的時間,獲得豐產樹形。
適時摘心、抹芽。板栗樹勢較旺,生長量大,適時摘心、抹芽可控制枝梢營養生長,促進早實豐產。具體做法是:當枝梢生長到一定的長度,摘除幼嫩頂端(約0.5厘米)和抹去過多的側芽。這種技術用于幼樹整形并處理生長過旺的枝梢。在幼樹栽植后1~3年,按整形的要求于4~10月摘心、抹芽3~4次;4~5年根據枝條生長狀況摘心、抹芽2~3次。
秋季短截和吊枝。10月中、下旬栗樹落葉前,對營養枝視其生長勢的強弱截去頂端1/3~2/5,可促進剪口以下數個葉芽發育充實成為混合芽,翌年增加果枝數和果數。在芽萌動前對生長勢過強的直立生長枝,用繩索吊成斜生、水平或下垂亦可取得同樣的效果。吊枝、短截可增強母枝抽生果枝數和果數,降低著花、著果部位,還可減少雄花數,減少養分的無效消耗。
土肥水分管理。板栗是深根性并具內生菌根的果樹。要求土層深50厘米以上的砂質壤土,且透水性好,含有機質1.5%以上,PH值5.5~6.5。并要求深耕改土,大穴整地。穴的規格為80厘米×80厘米×70厘米。整地后施基肥,每穴施鈣鎂肥0.5~1公斤或綠肥(干稻草)2.5公斤。幼樹栽植后,每年中耕撫育1~2次。栽植后2~3年株施尿素、氯化鉀0.1~0.2公斤、過磷酸鈣0.2~0.3公斤。4~5年施尿素、氯化鉀0.2~0.3公斤、過磷酸鈣0.3~0.5公斤。
病蟲害防治。病蟲害是板栗園低產劣質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發生在管理粗放、樹勢較弱的栗林。因此,應當加強栗林的管理,適時培肥,中耕除草,增強樹勢,提高樹體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同時及時噴藥,控制病情蔓延,并結合冬季修剪,清除病源。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