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據有關方面估計,今年中晚熟品種售價將出現較大的回落,原因是今年夏秋秋雨水充足,板栗的結實率和單果重較去年均有明顯提高,產量也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各地板栗產量的大幅增產,給以鮮果銷售為主的板栗市場帶來極大的壓力。為達到增產又增收的目的,防止增產年份銷售難現象的出現,廣大農民在大力開拓市場銷路的同時,應積極開展貯藏保鮮工作,以延長板栗鮮果的供應期,解緩上市高峰期的市場壓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板栗的銷售價格與種植效益。
一、庫房消毒
板栗在貯藏前一周應進行庫房和用具的消毒。消毒方法可用硫磺熏蒸,或專用庫房消毒劑,也可用福爾馬林噴灑。用硫磺熏蒸時,按每立方米20克硫磺用量,將硫磺加熱燃燒,然后密閉24小時,通風換氣后方可使用。注意在燃燒硫磺時防止因火星飛濺而引起火災。
二、采收方法
1、采收時期。采收時期應在栗子充分成熟后進行。當板栗的栗苞由綠轉黃并自動開裂,堅果呈棕色,全樹有1/3球果開裂時采收。采收還應選擇在連續晴天或雨后1―2天后進行。
2、采收方法。采收方法習慣上有兩種:一種是拾栗子,另一種方法是打栗苞。打栗苞法是在栗苞由綠轉黃時用軟長竹竿貼住栗苞梗基部由內向外震動枝條,輕敲則可,不要用力亂打,以免損傷技條。打落后的苞集中堆放在室內陰涼處5―7天,堆積高度不超過1米,待栗苞開裂后剝取栗子。這種方法不易丟失和風干,栗苞還能當柴燒。
三、田間運營
板栗的運輸以整袋裝卸為宜,時間一般不能超過24小時,須通風不能曝曬,以晚上運輸為佳。
四、貯藏前的處理
1、堆放處理。板栗貯藏之前先在室內堆成薄層(厚度2-3層栗果)放2-3天,其間翻動幾次,使之發汗散濕。以8%左右的失重率為宜。
2、冷庫降溫處理。板栗貯藏前應提前1天開動制冷機進行降溫(根據冷庫的結構、制冷速度作適當的調整),使空庫房氣溫降至約-2┾C,并維持這一溫度。
3、防蟲處理:采收后的板栗一般要先進行貯前處理,以防板栗貯藏過程中生蟲、發芽、霉爛。其方法主要有化學熏蒸法:即每1立方米用50克溴甲烷或18克52%磷化鋁熏蒸24小時,可以有效的殺死象鼻蟲(象鼻蟲是板栗貯藏中最常見害蟲);
4、篩選分級。貯藏的板栗,色澤、亮光都要好,且要新鮮。入庫前用板栗篩選機進行篩選、分級。一般每公斤56―60粒為特級,65―85粒為一級,90―110粒為二級,140―180粒為三級,200―240粒為四級。
五、貯藏方法
1、裝袋碼垛。經篩選后的板栗,按等級分別裝入麻袋或塑料編織袋(蛇皮袋)內,每袋重量控制在20公斤、40公斤、80公斤。最好選擇小麻袋盛裝,重量在20公斤左右,有利于裝卸、疊堆。庫內疊放要留有空間通道,有利于通入潮濕的冷風。
2、溫濕控制。板栗在常溫下貯藏,由于板栗含水量較高,病原菌呼吸及代謝均十分活躍,很容易造成栗果的腐爛。而在低溫下貯藏,則可降低栗果及病原菌的代謝活動,降低水分的損失,有利于貯藏。但板栗屬于頑拗性種子,不耐0℃以下低溫貯藏,因此冷藏法通常較適合的溫度在1-2℃,相對濕度90-95%。
六、入庫后管理。板栗入庫后溫度保持在0-2℃,濕度保持在90―95%。庫房內一定要安裝溫度和濕度表進行監控,每天檢查。若水分蒸發量大,可隔4-5天在麻袋上適量噴水一次。每3天要抽出幾個栗果進行檢查,貯藏一個月以后還要把板栗清揀一次,清除不好的栗果,清理后重新按規定堆放。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