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危害及流行情況:主要危害鰱魚,其次是鳙魚。全國各地均有流行,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尤以夏秋兩季最為常見。從魚種至親魚均受害,發病嚴重的漁池,感染率達80%以上,嚴重影響魚種和成魚的生長及親魚的催情產卵。
癥狀和診斷:魚游動緩慢,食欲減退。病灶主要在肛門附近兩側和尾柄處,呈圓形或橢圓形紅斑,周圍充血發紅,形狀似一個紅色印記,故稱“打印病”。發病初期,肛門兩側皮膚、肌肉發炎,隨后病灶中間的鱗片脫落,壞死的表皮出現腐爛,露出白色真皮,病灶內周緣的鱗片埋入已壞死的表皮內,外周緣鱗片疏松,皮膚充血發炎,形成鮮明的輪廊。隨著病情發展,病灶直徑逐漸擴大,深度加深形成潰瘍,嚴重時露出骨骼。
根據病魚活動和攝食情況及癥狀和病變的特殊性,可作出診斷,尤其以腐爛部位周圍充血形成的一圈紅色印記為主要診斷依據。
病原及致病條件:該病由點狀氣單孢菌點狀亞種感染引起。此菌為條件致病菌,當魚體受傷后,通過接觸感染此病。特別是池塘清塘不徹底,淤泥過多,水質老化的漁塘以及催產后的親魚易發此病。
預防方法:
(1)在拉網、運輸時操作要細心,勿使魚體受傷。
(2)在發病季節經常用漂白粉全池消毒,每立方米用藥1克,或用其他高效氯制劑消毒殺菌預防。
治療方法:
(1)全池潑灑漁用優氯凈,參照說明書使用。
(2)全池潑灑五倍子煎汁,每立方米水用藥1~4克。
(3)每尾體重7千克~10千克的病魚,注射獸用磺胺噻唑鈉(20%)1毫升,并外涂高錳酸鉀溶液(1000毫升水含高錳酸鉀0.1克),1個月后病灶可消失。
(4)特克散:每100千克飼料添加500克,連用3天~5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