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隨著養魚技術的不斷普及與提高,小面積精養高產技術在大水面得到廣泛應用。但精養水體魚類一旦發病,易使病情擴散。即使采用防治措施,花費往往很高而效果未必理想,給養魚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若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采用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辦法防治魚病,會大大減少或杜絕魚病的發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水域局部殺害除野
每年冬季捕魚后,對易淤積和死水區域每667平方米(1畝)施生石灰75公斤~150公斤。同時適當曝曬、凍裂,讓其中腐殖質充分發酵殺滅病原體。
二、魚種消毒
根據具體情況,盡量選擇體健無傷,合乎規格的魚種,在冬季晴朗的天氣放養。入水前用3%食鹽水溶液浸洗魚體10分鐘左右,時間視水溫和魚的耐受能力靈活掌握。注意不讓體弱病殘、游動無力和創傷較重的魚種下水,必要時還可用滅活疫苗浸泡。
三、定期藥物預防
在4月~9月養殖期間,根據魚病的發病規律,利用魚經常聚集在食場(臺)處覓食的習性,定期采取食場(臺)潑灑藥液的辦法預防。一般以食場(臺)為中心呈扇形或半圓形擴展成0.67公頃(10畝)左右范圍內施用,主要藥物有:①1毫克~1.3毫克/升漂白粉液潑灑,連續3天,主防細菌性魚病;②0.5毫克/升90%的晶體敵百蟲液潑灑,隔天1次,連續2次,主防寄生性魚病;③每月用250公斤生石灰化漿連續3天潑灑,預防細菌、病毒的滋生和蔓延。④在5月和7月初各投喂1次痢特靈或土霉素藥餌,每天1次,連續5天~7天。
四、結合輪捕上市,對出湖(庫)的主養品種進行體檢
先仔細觀察魚的體色是否正常,體表有無異樣。再檢查鰓部,看是否呈鮮桔色、有無異物、鰓絲是否完好無損。在必要時,還可解剖檢查內臟。若發現有異常變化或魚病跡象,應對留湖(庫)魚采取對癥下藥及時防治,消滅魚病流行隱患。
五、適時調節水質
生長旺季水體透明度應控制在25厘米~30厘米,pH值在6.5~7.5之間,使水面呈油綠或黃綠色為好。夏季水質易成偏酸性,可每667平方米以生石灰15公斤~25公斤化漿潑灑進行調節。若發現水質老化或呈灰白色、濃褐色,應先放掉20厘米~30厘米的老水,及時加注新水和施氮磷肥調節培肥水質。每次每667平方米水面可用過磷酸鈣3公斤~4公斤配5公斤碳銨,方法是先溶解磷肥,再倒入碳銨混合,稀釋后潑灑。一般應在午前施完,施肥的當天應保持水體基本平靜。
六、中期輪捕后預防
在輪捕作業時一定要小心,選擇適宜大小的網目,盡量減少拉網次數。每次輪捕連續操作5天~7天應暫停一段時間后再行作業。捕魚后,由于高溫季節魚生長較快,魚鱗較疏松,易被網片損傷感染病原體誘發魚病,應采用1毫克/升漂白粉潑灑,以預防細菌性魚病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