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病原病原為毛霉亮發菌(Leucothrixmucor)以及硫絲菌(TAiothrix)和屈撓折菌(Flexibacter)等。亮發菌為絲狀,不分枝,基部略粗,末端稍細,長度5~500微米以上。以分生孢子法繁殖,發育為新生菌體。
(2)癥狀受嚴重侵害的病蝦,頭胸甲鰓部變為黑褐色,食欲不振,生長緩慢,蛻皮困難。沒有增氧機的蝦池,天亮前夕,由于池中溶解氧含量低,常導致重患者窒息而死亡。
(3)診斷主要對蝦卵和幼體及越冬親蝦感染,取卵或幼體及親蝦的鰓組織制成水封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發現大量絲狀細菌即可確診。
(4)流行情況毛霉亮發菌等是河口和海洋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它可以獨立生活,也可在海洋動物或藻類的表面團著。因此,在對蝦生活史的各個階段,都可能出現,但只有在疾病防治密度大、池水肥等情況下會被大量固著。受害蝦積累死亡率可高達60%。毛霉亮發菌廣泛分布于我國沿海各對蝦育苗場和疾病防治場,特別是在疾病防治中、后期或池水交換條件差、封閉、半封閉的親蝦池最為常見。
(5)防治①徹底清塘消毒除害,保持底質干凈,水質清潔良好。②投喂優質飼料,減少殘餌,防止有機碎屑污染。③用螯合銅全池潑灑,使用濃度為0.5×0.000001~0.8×0.000001。④用高錳酸鉀2.5×0.000001~5×0.000001藥浴4小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