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病原常見的有聚縮蟲(Zoothamnuium)、單縮蟲(Carchesium)、鐘形蟲(Vorticella)、累枝蟲(Epistylis)、殼吸管蟲(Acineta)、蓮蓬蟲(Ephelota)等。蟲體多呈倒鐘罩形,前端為口盤,其上有纖毛(固著亞目)或吸管(吸管蟲類);后端有柄,借以固著在對蝦體表或鰓上。有的為群體,有的為單個體;有的蟲體能作伸縮運動,有的不能。
(2)癥狀這些附著性生物,常附著在對蝦的體表、鰓和附肢上,也可在蝦卵和幼體上附著,與其營養共棲生活。在附著數量少時,沒有什么明顯癥狀和病變,也沒有危害;但附著數量多時,蝦體表面常可看到一層灰黑色、淡綠色,鐵銹色等(隨不同種類)絨毛狀物,或頭胸甲鰓區變黑,稱為黑鰓。病蝦幼體游動緩慢,活力差,攝食能力下降,生長發育停止,不能變態和蛻皮。疾病防治期的蝦體瘦弱,肌肉失去彈性。柔軟,甲殼表面污損嚴重。導致病蝦蛻殼難而死亡。
(3)診斷從外觀癥狀基本上可以診斷,但必須從體表、鰓上取少許附著物做成水封片,在顯微鏡下可見到大量蟲體方可確診。
(4)流行情況此病的流行盛季為:①對蝦人工育苗期的4~5月。②疾病防治期間的7~9月。傳播方式是其端毛輪幼蟲(生活史中的一種幼蟲階段)隨水流帶入,或附著有蟲體的基質隨水源及投喂的鮮活餌料而帶入。
(5)防治①保持水質的清新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放苗前必須徹底清池消毒。放養后適時換用新水;投喂優質高效飼料,避免過多的殘剩餌料沉積于池底。②育苗用水要沉淀過濾,投喂豐年蟲幼體時先要檢視,如發現有未孵化的蟲卵及卵殼上附有較多固著纖毛蟲時,應用50-60℃的熱水處理5分鐘左右,殺死纖毛蟲后再投喂。③全池潑灑茶餅使用濃度為10×0.000001~15×0.000001,或皂角苷1×0.000001,同時投優質飼料,促進蛻殼。④全池潑灑高錳酸鉀3×0.000001一5×0.000001或0.8×0.000001一1.0×0.000001的纖蟲敵具有明顯防治效果。(可先排放一定量的池水,按比例提高施藥濃度,施藥后4小時,加注新水,恢復原水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