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三、蝦體的生物學測定
定期進行對蝦生物學測定是掌握對蝦數量動態、生長趨勢所必需的手段。通過測定可反映出所采取的養蝦措施是否有效,以便及時改進養殖管理方法,如改善水質條件,調整投餌量,改進飼養方法,同時也可為估計產量提供科學依據。
生物學測定可以每10天進行一次,內容包括對蝦的生長情況、蝦胃飽滿度、蝦數量變化以及觀察蝦的性比例、蛻皮、病害等情況。
(一)蝦體生長情況測定
生長情況反映養殖的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蝦的生長伴隨著蛻皮而進行,每次蛻皮的蝦體都會得到一定幅度的增長,所以蛻皮也就是生長的標志。一般早期增長比后期為快,體長在8厘米以前,每10天可生長達1.5厘米左右。但在8厘米以后,一般每10天生長1厘米左右。所以在飼養管理中要采取適當措施誘導和促進蝦的正常蛻皮,以達到增長目的。
生長測定一般10天測量一次體長,必要時也可5天測量一次,應在蝦塘內多點隨機采樣,測量50~100尾,算出平均體長。這項工作最好在早晨或上午進行。
體長的測量標準是從蝦的眼柄基部至尾節末端。測定體重一般不必單個稱重,可將樣品放在一起,后提出水面,漏去水分,稱一下全重,算出個體平均重量。
(二)胃飽滿度測定
檢查和統計胃飽滿度的目的,在于了解蝦的攝食情況和對所投餌料的喜食程度,以便調整餌料數量,提高餌料質量和改進投喂方式與方法。投餌后一方面需要檢查殘餌情況,另一方面需根據蝦胃的飽滿度估計蝦塘內餌料的多少和蝦的攝食強度。因此,養成期應注意觀測蝦胃的飽滿度,統計各胃級所占的比例。根據胃含物所占胃體的比例,胃飽滿度一般劃分為4級,即飽胃(胃內充滿食物,胃壁膨脹)、半飽胃(胃含物約占胃體的1/2,或占全胃,但胃壁不膨脹)、殘食胃(又叫少胃,胃含物不足整個胃體的1/4)和空胃(胃內沒有食物)。
一般情況下,投餌一小時后應有半數蝦達到飽胃或半飽胃狀態,否則可能是投餌量不夠或餌料質量存在問題。
測定胃的飽滿度,除觀察、統計各胃級所占比例外,有條件時還應分析胃含物的成分,因有時在餌料不足時蝦也會以底泥或藻類為食,也能使胃處于飽滿或半飽狀態,這樣就不能反映人工投餌的效果,這也是值得注意的情況。
(三)蝦塘內蝦數量的估測
測定蝦的數量是養蝦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能及時發現數量變化情況,并采取措施阻止蝦數量的不穩定性。但是要準確地估計出池塘中蝦的數量是有困難的,因蝦在蝦塘內分布是不均勻的,蝦并非一直停留在池中的某一處(一般情況下,塘的四角和溝內蝦最多)。有經驗的養蝦人員往往可以根據蝦群游動或啟閘納水引起竄跳情況,夜間帶著燈火沿著塘邊觀察順著塘邊游動蝦群的數目,大體估計出蝦的數量。但是,蝦的活動情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這種估測也會出現較大的誤差。用采樣法可以估計得更可靠些,常用的方法有:
(1)標志定量法:取一定數量的蝦(500~1000尾),進行染色,掛牌或剪去一邊尾扇作為標記,放回蝦塘l~2天后,然后再從塘中隨機捕撈取樣,用下列公式計算池內的蝦體總數。
蝦塘蝦總數(尾)=采樣蝦數(尾)×標志蝦總數(尾)
平均取樣中標志蝦數(尾)
(2)旋網計數法:首先用旋網在陸地上多次試撒,求出圓形網口的平均面積,再由同一人操作,按蝦塘地形、溝、灘比例多次撒網,數清網獲對蝦之總數,求得每網獲蝦平均數,換算成每平方米蝦數,乘以蝦塘總面積(平方米),再乘經驗系數K,即得蝦塘蝦的總數。
蝦塘蝦總數(尾)=每網平均蝦數(尾)×蝦塘面積×經驗系數
旋網撒開面積
經驗系數K可根據水深來確定,亦應考慮撒網逃蝦因素在內,1米水深其值約1.5,2米水深約3左右。
旋網計數法適用于中國對蝦等白天活動的對蝦,但其他對蝦也可作參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