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改進養蝦模式,采用先進養蝦技術
隨著對蝦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各種先進養蝦模式和實用技術不斷得到推廣應用。我們要一改過去粗放養殖和大水面養蝦模式,因地制宜地采取封閉、半封閉小面積高密度精養、多級輪養或淡化養殖等養蝦模式,采用蝦苗肥水下塘、中間培育和水質調控等技術,培育天然適口的基礎餌料生物,使蝦池維持一定單細胞藻類等浮游生物數量,以補充對蝦適口的天然生物餌料,減少配合餌料投喂量,降低餌料系數,增加養殖效益。
二、選擇優質健壯的蝦苗
蝦苗質量的優劣是影響餌料系數的一個重要因素。蝦苗質量好,則體質健壯,食欲旺盛,消化吸收率強,對餌料的能量轉化率高,抗病力強,生長快,餌料系數低,因此,要嚴把挑選蝦苗關。選擇規格在1厘米以上、個體差異較小、肢體完整、健壯活潑、彈跳力強、體表潔凈、無任何寄生生物附著的蝦苗放養,而且是由遠親交配產的第一批卵孵化、無病毒感染的蝦苗,這些蝦苗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都比其他蝦苗顯著提高,餌料系數也相應降低。
三、營造良好的水域環境條件,進行良性生態養殖
水質好的蝦池,對蝦食欲強、攝食旺盛、消化吸收率高、成活率高、生長快;水質差的蝦池,對蝦食欲差、餌料利用率低、生長緩慢、抗病力差、成活率低。因此,在養蝦過程中,要提高水體溶解氧含量,降低有害氣體濃度,防止蝦池水體污染,營造優良的水域環境,使蝦池水質始終保持"肥活嫩爽",可有效地促進對蝦生長,降低餌料系數和養殖成本。
四、放養技術要科學合理
要根據養殖池塘條件、養殖模式、水體的水質狀況和飼養管理水平等確定苗種最適放養量。若放苗過少,不能充分發揮池塘生產潛力,產量和效益下降,餌料系數會升高,難達最佳養殖效果;超負荷養殖容易引發養殖的水體環境惡化,對蝦在不良的水體中生長,食欲差,體質弱,極易滋生蝦病,造成對蝦質量下降,人為增加養殖風險。一般土池粗養以放養2萬~3萬尾/畝、精養以放養4萬~7萬尾/畝蝦苗為宜。
五、選擇優質配合餌料
營養豐富的優質配合飼料可以有效地增強對蝦自身的抗病力,減少對蝦發病的機會,促進對蝦健康生長,有效保持水質的穩定,縮短對蝦養殖周期,降低餌料投喂量,減少養殖成本。因此,只有選用優質配合飼料才有可能以最少的餌料量達到最佳的養殖效果。質量好的餌料營養配比既合理又全面,顆粒表面光滑,色澤一致,無裂紋,粒度均勻且無碎屑,不含雜質,沒有霉味;其水中穩定性好,耐水性好,在水中能保持整體狀態達2~3小時。此外,還要嗜口性好、引誘力強和較好適口性。
六、科學投喂
確定合理的最適投喂量是飼養技術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降低餌料系數的關鍵因素。在養殖過程中,要根據對蝦不同生長階段的生理需要和當時的生活狀態對投餌量進行精確計算,并根據對蝦不同的生長階段選擇不同型號的飼料投喂,具體投喂量要視對蝦吃食情況、水體環境和氣候狀況酌情增減,堅持量少次多、少投多喂的原則,水質好時多投喂而水質差時少投喂,天氣好時多投喂,而陰雨天、臺風天、寒冷天少投喂,對蝦蛻殼時少投喂而對蝦硬殼時多投喂。且要多種餌料交替或混合投喂。做到既使蝦吃飽吃好,又不造成浪費,有效降低養蝦餌料成本并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七、妥善貯存配合飼料,使用保質期以內的飼料
要嚴把飼料質量關。購買飼料時,要通過采用眼看、手摸、鼻嗅、口嘗等多種途徑和方法仔細加以鑒別,查驗飼料新鮮程度、生產日期、保質期及營養成份是否符合要求。飼料進貨不可一次太多,以貯存一個月以內為宜,吃完后再購買。因為許多微量元素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流失倍增,飼料貯存時間越短越好;其次,蝦料應貯存在通風、干燥、陰涼處,因為蝦料營養特別豐富,高溫及光線會加速脂肪酸敗和維生素效價降低;另外,飼料搬運切忌踐踏和摔打,以免產生粉末投后流失于水中并污染水質。
八、培育基礎餌料生物,降低人工飼料系數
培育基礎餌料生物對對蝦生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對蝦養殖過程中一項重要技術措施。因為天然適口的餌料生物可滿足對蝦的營養需求,又有穩定水質的作用,是降低餌料系數的重要補充手段。在養殖過程中,可通過施肥或適當添換水,對池內浮游生物的種群和密度進行調控,有針對性地培育對對蝦生長有利的藻類,使池水水色保持以硅藻、綠藻為優勢藻相所形成的茶褐色、茶綠色或淡綠色,源源不斷地為對蝦培育大量適口的浮游動植物,可大大減少人工飼料的投喂量,降低餌料系數。一般飼養管理好的蝦池其餌料系數可降至1.0以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