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7年煙臺市約有80%的蝦夷扇貝(圖見彩中插2)育苗單位育苗效果不理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海域水質狀況不良所致。在暫時不能改善海域大環境水質條件的情況下,如何加強育苗用水的處理與日常水質管理,直接關系到育苗生產的成敗。
一、水源的選擇
近年來,由于工農業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和大規模水產養殖形成的污染,使不少海區水域環境惡化。故育苗用水海區要符合國家海水養殖水質標準,海流暢通,水質清新、無污染,風浪影響小,遠離河口,還要避免在育苗或養殖場密集區建新場。
二、育苗用水的處理
從自然海區抽上的水要經一系列理化方法處理后才能使用。有的場家為降低生產成本,海水只經簡單的一次砂濾即進入生產車間,這在海水質量好時未嘗不可,但由于海域生態環境日趨惡化,這樣處理已過于簡單,不能有效保證育苗用水質量。加之蝦夷扇貝人工育苗正處于冬末初春風浪大的季節,海水相對混濁,水質狀況不穩定,必須采取嚴格的處理措施。
1.沉淀
(1)室外蓄水池沉淀:育苗用水最好不直接取自自然海區,可在潮間帶筑一潮差蓄水池,或在育苗場旁建一露天蓄水池,面積從十幾畝到數百畝不等,蓄水量以能滿足育一茬苗以上的用水量為好。在蝦夷扇貝育苗開始前的頭年12月納滿水,育苗用水全部取自蓄水池,若池內蓄水量不夠,可選擇風千浪靜的天氣向池內逐漸加水。此法除了能起到一定的沉淀作用外,還可初步降解海水中的有害物質,同時也減少了因天氣、海況變化對水質的影響,保證了育苗用水質量的相對穩定。
(2)黑暗沉淀:不管有無露天蓄水池,都要建封閉沉淀池。從蓄水池或海區抽的水進入沉淀池后,水中的泥沙、有機碎屑和浮游生物等得到充分沉淀。沉淀池頂部應加蓋,以遮擋風塵雨水,并營造黑暗環境,使浮游生物快速下沉。沉淀池要隔成2~3個獨立單元,以保證抽入的海水沉淀48小時后輪換使用。一般一周清刷沉淀池一次,大風浪過后抽進的水用完后要立即刷池。沉淀池總容量為育苗水體的2~3倍為宜。
2.砂濾沉淀后的海水還要過濾,進一步除去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及部分細菌。過濾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自然砂濾池和高壓反沖過濾罐(簡稱砂濾罐)。砂濾池或砂濾罐自下而上分別填裝卵石、礫石、粗砂、細砂。其中細砂是主要的過濾層,厚度60~100厘米,砂粒直徑150~200微米。其它各層主要起支撐與緩沖作用,每層厚度10~15厘米。
為提高過濾效果,可采用二級甚至三級砂濾,或砂濾池與砂濾罐結合使用,即先經一級砂濾池粗濾,再由砂濾池或砂濾罐進行二級至三級精濾。一般要求砂濾面積與育苗總水體比為1∶(10~20),若直接用砂濾罐過濾,過濾面積與育苗水體比為1∶(30~40)。
有條件的地方,可在中潮區附近建砂濾井抽水,能起到初步過濾作用。
3.其它處理方式海水經沉淀和過濾后,根據具體的水質情況,還叮選擇以下一種或幾種方式進一步處理。
(1)泡沫分選:將水中溶解有機物及懸浮物通過氣泡吸附形成泡沫,然后用刮泡設備將泡沫除去。此法還能加速水中有害氣體的揮發,減少水中細菌、硝酸鹽等的含量。在一些水產養殖與育苗場密集的海區,此法可使海水得到有效凈化。
(2)紫外線照射:用紫外線消毒器處理海水,可殺死海水中的有害細菌和病毒,氧化水中的有機質,改善海水質量。
(3)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力強的特點,吸取水中有機物和其它雜質。新活性炭首次使用時須用清水充分洗凈,使用過的活性炭要用清水、蒸汽處理,使之重新活化。使用過程中根據所處理海水有機物和雜質含量多少,每隔1~2個月更換一次活性炭。
(4)臭氧處理:臭氧發生器產生的臭氧,通入水中處理一段時間,可殺死水中的細菌、病毒以及原生動物,除去氨、硫化氫等有害物質。
(5)化學物質處理:具體施藥種類依水質情況而定。若海水中重金屬離子含量高,可加2~3克/立方米的EDTA鈉鹽。若膠休物質含量高,可在沉淀池水中加入0.5~1克/立方米的硫酸鉀鋁或1~3克/立方米的三氯化鐵,經48小時沉淀后取上層清水使用。
三、育苗過程中的水質管理
1.換水與倒池
(1)種貝促熟期:此階段投餌量大、池內殘餌與糞便多,加之隨投餌帶進的大量營養鹽及單胞藻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易使水質惡化,故換水量要大。在水溫5℃前每天倒池一次;5~7℃時早晨倒池一次,晚上換水1/3~1/2;水中見卵后停止倒池,改為日換水4~6次,每次換水1/4~1/3。有的場家一發現水中見卵就因害怕流產而大幅減少換水量,殊不知這樣反而會增加流產機率,因換水量減少,水中氨氮等有害物質含量會隨之增加,高濃度的氨氮極易引起種貝流產。所以,即使在池中少量見卵后,日換水仍要保持在一個全量以上,可采取增加換水次數、減少每次換水量的方法,達到既改善水質又防止流產的目的。
(2)幼蟲培育期:幼蟲布池初期,投餌少、藻液累積少、幼蟲代謝廢物也不多,水質較清新,可只加水不排水。一般布池當天只加1/2的水,第2~3天逐漸加滿,然后日換水1~2次,每次1/4~1/2個全量。每隔5~7天倒池一次。通常情況下,加大換水量可改善水質,但從近幾年的育苗實踐看,換水量并非越大越好,在幼蟲休質弱時突然大量換水常因應激反應而造成損失。另外,在因風浪、污染等情況引起海水水質惡化時,盲目倒池或加大換水量常會引起幼蟲突然大量下沉。故如果直接抽取海區的水,在大換水或倒池前必須密切觀察海區水質情況,如遇海區水質不良要減少換水量或暫時不換水。
(3)稚貝培育期:此階段一般不倒池,保持適量換水即可。投放附著基后要立即大換水一次,然后每天流水或換水2~3次,每次1/3~1/2個全量,隨著稚貝的生長逐漸加大換水量。
2.吸底育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殘餌、糞便、死亡與畸形幼苗以及其他沉積物,池底還易繁生原生動物、底棲動物等,要及時用虹吸法吸出。種貝培養后期停止倒池后就開始吸底,每日2~3次。幼蟲培育期間,每隔1~2天吸底一次。稚貝培育期間無法進行正常吸底操作,可通過流水的方式盡量清除池底污物。
3.充氣充氣既可提高溶氧量,又能使投入的餌料在水中分布均勻,防止局部水質惡化。整個育苗期間要連續充氣,每2~3平方米池底布一氣石,氣量以稍微鼓起氣泡為宜,種貝臨近產卵前可減少充氣量。
4.施微生物制劑育苗過程產生的殘餌、糞便、生物殘體等有機污染物在厭氣細菌的作用下會分解產生氨氣、硫化氫、亞硝酸氮等有毒物質,微生物代謝過程具有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磷及固氮等作用,能將上述有害物質分解為二氧化碳、硝酸鹽、硫酸鹽、磷酸鹽等,進而被水中的微藻吸收。微生物制劑還能降低化學需氧量和生物耗氧量,間接增加池水溶氧。目前常用的主要有光合細菌、枯草桿菌、芽孢桿菌等,一般每次換水后投3~5毫升/立方米。
5.施藥蝦夷扇貝育苗過程中不提倡大量施藥,但為了控制水中有害細菌的繁殖,還要依具體的水質情況,不定期投青霉素、鏈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一般每次用量為1~2克/立方米。
6.日常水質監測要及時對池水主要理化因子進行檢測,一般保持氨氮≤0.12毫克/升(種貝培養階段不超過0.2毫克/升),化學耗氧量≤2毫克/升,溶氧≥5毫克/升,pH值7.9~8.3,鹽度25~31。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