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精品-av日韩高清-av秋霞-av片在线免费看-欧美视频一区二区-欧美视频一区

84農業網

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養豬|養牛|養羊|養兔|養魚|養雞|養蛇|養鵝|養鴨|養龜|養蝦|養蟹|養鹿|養蠶|黃粉蟲

行業: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驢|養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水產養殖 > 養蝦技術

蝦塘綜合利用-蝦、貝混養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混養品種及池塘條件

1、混養品種

對蝦與貝類混養是根據蝦貝的不同生活習性特點,采取適當的技術措施,使其在同一水體中形成相互促進的共生關系,提高蝦塘綜合經濟效益。

蝦貝混養的對蝦品種主要有中國對蝦、長毛對蝦、斑節對蝦等,實行單茬或兩茬養殖。貝類品種主要有縊蟶、泥蚶、青蛤、文蛤、毛蚶、菲律賓蛤仔、牡蠣及海灣扇貝等。

2、混養方式及位置

(1)縊蟶、泥蚶、文蛤等品種適宜在中央灘面上底播養殖,除縊蟶需筑畦外,其余品種劃成10-12寬的大塊即可,塊間留有0.5米的溝距,以便播苗和平整時管理檢查。

(2)毛蚶、菲律賓蛤仔除在中央灘上底播外,也可在邊灘(除四角外)少量底播。

(3)牡蠣可在環溝或中央灘面采用橋式、筏式養殖。

(4)海灣扇貝可在環溝或深灘上掛籠養殖,也可在達到一定規格后底播養殖。

3、池塘條件

進行蝦貝混養的蝦塘除具備一般對蝦養殖塘的基本要求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1)蝦塘應具有環溝或縱溝(指混養穴居貝類),溝、灘面積比為1:3-1:4,環溝深在60厘米以上,中央灘面平坦,略有斜塊更好,以利排水干露。

(2)蝦塘底質要求泥沙質或沙泥質,混養蟶、蚶、蛤等穴居性貝類,底質以泥為主,軟硬適中,過硬對這些貝類鉆穴不利,過軟對它的攝食、生存不利。例對縊蟶較理想的是上層為軟硬適中泥,中下層為泥沙相混或沙泥相混的底質,對泥蚶以含泥90%、含沙10%的軟底質為佳。

(3)蝦塘灘面水深要求80-100厘米,不能少于70厘米,養殖扇貝、牡蠣的蝦塘,灘面水深要求在100厘米以上。

(4)蝦塘海水比重要求1.008-1.022,最適1.010-1.020。

二、放養前準備工作

放養前的準備工作,除中國對蝦養殖前正常性工作外,對穴居性貝類,在放苗前20天就應做好蝦塘和場地整理、曝曬灘面、清吸淤泥、翻土除雜、開溝排水。建造蟶畦(縊蟶混養)等工作。

1、清淤除雜:中央灘凡含腐植質、硫化氫等有毒物質及雜草、大型綠藻(滸苔、剛毛藻等)的灘面,均不適于貝類的生活、生存,在放養前必須清除,以改善灘面底質條件,有利蝦貝生長。

2、翻整灘面:一般穴居貝類宜放養于中央灘面養殖。放養前15-20天,把養殖灘面翻松,深度15-25厘米,并耙細,整平,按不同的養殖品種建好畦田。養殖縊蟶的灘面,平整后劃片分隔成一壟一壟的蟶畦,畦寬3-3.5米,長依灘面而定,畦溝寬度為0.5米,深0.2-0.3米,畦面略有弧度,利于排水干灘。養殖泥蚶、青蛤等品種,可將灘面劃成10-12米寬的大塊,塊間留有0.5米的溝距。

3、藥物清池:清池主要是除去蝦池中的敵害和病菌,常用的清塘藥物有茶籽粉、生石灰和漂白粉等。茶籽餅濃度15-20ppm,有效期2-3天,還有施肥作用;生石灰濃度375ppm,藥效期10天,漂白粉50-80ppm,藥效期1天。生石灰、漂白粉不但能殺滅有害蟹、細菌、寄生蟲和藻類,且清塘效果較好。

4、培育基礎餌料:蝦貝混養池,必須重視基礎餌料的培育,以使早期蝦貝幼體有豐富的餌料生物,促進生長,提高成活率。其方法是:在貝苗放養前15-20天,進水20-30厘米,每畝施氮肥5公斤,磷肥0.5公斤,分2-3次投放,掌握少施勤施的原則,每次可按1ppm(克/噸水體)氮和0.1ppm磷潑灑,前期3-5天,后期7-10天一次,使水色保持黃綠色或淺褐綠色。施肥不僅要少而勤,而且要掌握“三不施”原則,即水色濃不施,陰雨天不施,早晚不施,晴天中午施。

三、放養

對蝦一般每畝放苗1-2萬尾(0.8厘米),混養貝類面積應控制在蝦塘總面積20-25%左右,不能超過30%。過量放養不利于對蝦及貝類的生長,甚至還易引發病害。

1、縊蟶苗放養

(1)時間:蟶苗播苗時間一般要早于蝦苗15天左右(3月底至4月底,4月上旬為旺放期)最遲也應在蝦苗3厘米前放養完畢,否則蟶子養成率很低。

(2)蟶苗質量及規格:放養的蟶苗要選擇殼體完整,色澤鮮明,殼面呈半透明狀,個體肥實,大小均勻無雜質的優質苗,規格要求5000-8000只/公斤,以4000-6000只/公斤為佳。(若先放養對蝦,再養蟶,蟶苗規格為2000-3000只/公斤)。

(3)密度:規格4000-6000只/公斤的蟶苗每畝放養20-35萬只。

(4)方法:可采用露灘播苗法和淺水播苗法。露灘播苗法即先排水干露出蟶畦,將苗均勻撒播于蟶畦上,播放完畢后進水;淺水播苗法即在蟶畦留有10厘米左右淺水,再播苗。蟶畦四周20厘米左右的深面不宜播上蟶苗。雷雨、發霧天不能播苗。蟶苗放養后,每天保持灘面干露2-3小時達3-5天,促進蟶苗深潛穴居,提高蟶苗養殖成活率。

2、泥蚶苗放養

(1)時間:泥蚶的放苗期在對蝦全部收捕后的11月下旬至翌年3月,最遲也要先于對蝦放養一個月左右。

(2)質量及規格:泥蚶因產區不同,品種上稍有差異。大致可分為北苗(產自山東、江蘇),本地苗(產自浙江沿海)及南苗(產自廣東、廣西一帶)。北苗呈斧口狀,放射肋粗且殼稍黑;本地苗斧口狀不明顯,放射肋細而殼色白;南苗呈圓口狀。在蝦塘內養殖以北苗生長最快,本地苗次之,南苗較慢。放養規格以每公斤600-1000顆為宜。不宜放養規格300-400顆/公斤的三齡蚶,因該規格蚶在夏季產卵后死亡率較高。

(3)密度:規格為600顆/公斤的蚶苗每平方米可放450顆,即每平方米0.75公斤,每畝500公斤。

(4)方法:一般采用淺水播苗法,均勻播放于事先已翻耕耙平的灘面上。

3、毛蚶、青蛤、文蛤、菲律賓蛤仔苗放養

(1)時間:這4個品種可在4-6月初放養,一般比蝦苗遲放苗,養成成活率較高。

(2)密度:毛蚶苗1萬粒/公斤,每畝放40-45萬粒。青蛤苗300-400粒/公斤,每畝放20-25萬粒;菲律賓蛤仔苗,8000粒/公斤,每畝放45-50萬粒。

(3)方法:均勻播放于事先已翻耕耙平的灘面上即可。

4、海灣扇貝苗放養

(1)時間:一般在6月底至7月中旬前,殼高達0.5厘米即可放入暫養籠暫養,殼高達2-2.5厘米的苗即可放入養成籠養殖。

(2)密度:每畝10萬粒。

(3)方法:養殖方式有籠養和底播二種。籠子是用若干片直徑30厘米,盤厚0.3厘米(0.5-1厘米小孔數個的圓盤)外包網衣而成,一般籠有5-7層(隨水深而定),經暫養后的苗可放入養成籠養殖,每層放殼高2.0-2.5厘米苗40-45粒,籠以吊繩懸掛于環溝或中央灘的竹架上,要求籠底層不觸泥,頂層在水下30-40厘米;底播法是將經過籠內暫養,殼高2.3-3的貝苗撒播于中央灘面或部分邊灘養殖。

5、牡蠣養殖

(1)采苗時間:5月下旬至6月下旬。

(2)密度:每畝10萬粒。

(3)方法:混養方式有橋式養殖、筏式養殖兩種。橋式養殖,用水泥條或石條二種,其長、寬、厚分別為100×5×5厘米或100×20×7厘米,養殖時將附有蠣苗200粒以上的水泥條或石條排列在蝦池中灘面上,6-7條(塊)為一組,頂端緊靠一起,以防下沉,組間距50-60厘米,列間距200厘米左右。橡皮條筏式養殖,筏架設置,在池堤邊灘或中灘中打樁固定,以繩束拉緊作浮繩,用塑球或毛竹作浮力,橡皮條用吊繩連結于浮繩或毛竹上,筏架距2-2.5厘米,吊繩間距0.6-1米。

四、養成管理

1、水質管理:蝦貝混養塘,前期要求以施肥,添水施肥肥水為主,換水為輔的原則,以保持水質,涂質(對穴居性貝類)肥沃而不老化為宜。對蟶、蚶等穴居性貝類,在蝦苗放養前,最好每周能使養殖灘面干露二次,每次2-3小時,促進蟶、蚶苗潛穴深居(下雨、發霧天不宜干露)。中后期要求水質保持肥而新鮮,無污染。為確保水質和涂質的穩定性,盡量注意投餌和換水的關系,蝦苗放養后的水質管理,可按照“對蝦養成技術規范”進行,使塘內水質適宜于所混養的貝類。在7-9月的高溫季節,提高塘內水位,保持灘面水深80厘米以上。根據水質狀況,適當加大換水量,換水宜在早晚進行,若是中午換水,要防止灘面出現“盆子水”,保持灘水30厘米以上,防止高溫燙死蟶、蚶等貝類。

2、投餌管理:按常規投足對蝦餌料,且質量一定要好,保證對蝦吃飽,以免對蝦斷餌受饑餓去捕食貝類。投餌必須嚴格執行“定質、定量、定點、定時”的四定原則,對蝦餌料絕不能投放在養貝區域,否則要引來對蝦食貝類和殘餌料污染養殖貝類,引起貝類死亡。以配合餌料為主的混養蝦塘,若塘水貧瘠,可適當追施一些肥料或增投些新鮮餌料,以利水質,涂質肥沃、穩定。

3、蝦塘混養的扇貝,8-9月間正值扇貝生長快速期,要加快分籠和加強網籠的清洗工作,促進扇貝生長。底播的扇貝,有的漂擱在邊灘高處的應及時撈入水中,以防干露時間過長而死亡,在暴雨后要注意蝦塘比重變化,扇貝的比重不能低于1.013,否則會全部死亡。混養的牡蠣,要經常注意水泥條、石條是否倒伏、筏架是否牢固等工作,同時還應根據水溫氣溫狀況,調整掛養水層等。

4、蓋網、蓋汪:蝦蟶混養,為確保縊蟶不受對蝦等危害和促進縊蟶長成,還須做好蟶畦蓋網,“蓋汪”工作。1.蟶畦蓋網;在養殖前期待蝦體長至4-5厘米,縊蟶體長3厘米以上時在蟶畦上復蓋直徑為1-2厘米,由單絲或雙絲二股、三股聚乙烯編織成的防護網,網規格與蟶畦一樣大小,可直接貼于蟶畦上,也可罩蓋在離蟶畦涂面10-20厘米左右高度,使對蝦無法進入縊蟶的生活區,達到保護縊蟶正常生長的目的。2.蟶畦“蓋汪”:在養殖后期,特別是對蝦收獲后,對蟶畦涂質硬貧瘠、敵害生物洞穴過多、涂面坑洼不平整等所采取的必要措施,通過“蓋汪”能起到修整涂面、維持涂面平整結實,破壞敵害生物洞穴,填塞汪泥而把部份敵害生物趕走,并把老化表泥層打破,起到增加縊蟶餌料作用。“蓋汪”時間可選擇在對蝦二茬放養間隙進行,方法是將“汪泥”從畦溝處推到蟶面上。

5、注重防病:在養成期間,要注意嚴防敵害生物和蝦病的發生。對于蝦病應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做好無病先防,有病積極診治原則,采取“治底、治水、治蝦”的三治措施。有關蝦病防治措施參閱對蝦養殖章節。采用藥物防治時,對選用藥物和用藥量要蝦貝同步考慮。蝦蟶混養可選用3-4ppm的漂白粉,7-8ppm的茶籽餅。但蝦、蚶混養的塘就不能選用茶籽餅,因茶籽餅對含血紅蛋白的蚶有致死作用。

6、輪養輪作:蝦與蟶、蚶等穴居性貝類混養塘,經過幾年續養后,往往會出現貝類生長緩慢,成活率低等狀況。這與灘涂長期濫養濫用有關。為確保貝類有較佳和更適宜的生活棲息場所,促進貝類穩產高產,除每年蝦、貝收獲后翻耕、曝曬、沖洗灘涂,加強清淤清污等工作外,還必須實行貝涂的輪養輪作,一般養一至二年輪換一次,即將原養貝灘涂與原投餌灘輪流交替使用或采取結合更換貝類養殖品種等方式進行。

五、收獲

混養貝類的起捕,應根據其規格、肥滿度、市場行情及蝦塘的維修、清淤等情況綜合考慮確定。

1、縊蟶:蝦塘混養的縊蟶,一般養殖3-5個月,殼長5-6厘米,每公斤80-90只即可起捕,早的6-7月份,遲的8-9月份開始起捕,但一定要在當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份前收捕結束。一般可結合利用蝦塘排換水的間隙進行采捕,另一種是對蝦收獲后,集中時間采捕。

2、泥蚶、毛蚶:蝦塘混養的蚶,一般經6-8個月養殖可達商品規格,從立冬至翌年清明都是收獲季節,而以小寒至大寒最為肥滿,且氣溫低可久藏遠些。起捕方法,一般在對蝦收捕之后,排干塘水,用蚶耙將蚶帶泥扒入蚶袋中洗凈即成。

3、菲律賓蛤仔:蝦塘混養的蛤仔,養殖8-10個月可收獲,一般春節前后起捕。

4、青蛤:混養的青蛤養殖5-6個月可以起捕,在當年9-10月份起捕,規格可達60-70只/公斤,市場銷路較好。

5、文蛤:5月份放養2.5厘米小苗,經5個月養殖,可達出口商品規格(殼高4厘米),即可起捕。方法是在收蝦排干水后,用銹耙和小鐵鍬翻出起捕。在淤泥多的蝦塘養殖,往往殼皮發灰或黑,花紋不清晰,無光澤,經2-3天陰干后,即可脫去灰黑色。

6、牡蠣:蝦塘養蠣,一般在7-8個月后蠣殼可長達8厘米,即可收獲。蠣肉最肥滿是在冬春兩季,應在這季節中收獲。

7、海灣扇貝:對蝦起捕后,11月份以前水溫10℃以上時仍適宜扇貝生長,此時還是海灣扇貝加厚增重的有利時節,還應將扇貝留在塘內養至11月底收獲。此時扇貝殼高4-6厘米,內柱粒重可達2-6克,出柱率約為體重10-14%。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

精彩圖片

閱讀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我被最想拥抱的男生威胁了| 抖抖2| kaori主演电影在线观看| 七年级下册英语书电子版单词表| 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永刚| 斯维特拜克之歌| 女性生殖刺青全过程| 自相矛盾视频故事视频| 又什么又什么四字成语| 梁洪硕| 天天操免费视频| 欧洲18一19gay同志| 打开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 livecams直播表演视频| 电视剧《繁华》免费观看全集| 满天星的电影都有哪些| 三级大片在线观看| 间宫祥太朗| 陈牧驰个人资料简介图片| infrustructure| 李安娜| 永远是少年电影免费观看| 电影《七天》| 封顶仪式| 灰尘的旅行读书小报| 欧美gv网站| 二年级最佳家长评语| 日本女人性生活视频| 欧布奥特曼普通话| 第一财经直播电视直播今日股市 | 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 欧美日韩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处女巫| 谭耀文演的电影| 陈建斌梅婷新剧《不惑之旅》| 搜狐手机网首页新闻| 免费操人视频| 一江春水向东流电影| 《一生一世》免费观看完整版| 爆操大胸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