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紫蘇學名Perillafrutescens(L.)Britt.var.arguta(Benth.)Hand.-Mazz.為唇形科草本,適應性較強,中國許多省都有種植。以全草入藥。具散寒解表、理氣寬中之功效。
癥狀葉背面散生黃色近圓形裸生的小皰,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發生嚴重時,病斑數量很多,布滿葉背,但葉片未見于枯;有時可見到葉背面的夏孢子堆幾乎呈白色,系被只Ramula-riacoleosporiSacc.稱超寄生菌寄生所致。
病原Coleosporium,perillaeSyd.稱紫蘇鞘銹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夏孢子堆黃橙色生在葉背,散生至集生,圓形或橢圓形,大小0.2―0.5mm,不呈粉狀;夏孢子淺黃色,球形至近球形,表面密生小沈,壁無色,厚約1.5μm,大小17―26×12―18(μm)。冬孢子階段未見。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在溫暖的南方夏孢子可終年產生,輾轉傳播蔓延,有時見不到冬孢子階段。高溫、高濕條件易誘發該病。
防治方法(1)清潔田園,加強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密植。(2)發病初期噴灑15%三陛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萎銹靈乳油8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加15%三陛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15%三陛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30%固體石硫合劑150倍液、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掖,隔15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