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整地播種
毛豆忌連作,須輪作3~4年。早春精細整地,施農家肥和磷鉀肥作基肥。
要選用莢大粒飽、粒質綿糯、味鮮美、成熟一致、較耐肥水和不易倒伏的早熟品種。子葉青綠色的品種,商品價值更高。用籽粒飽滿、無病蟲害和種臍無損傷的好種子,播種后能保全苗、壯苗。播前應曬種1~2天。
北方地區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5~10厘米的地溫達8~10℃時播種,土壤含水量以20%左右為宜。因幼苗能耐短期輕霜凍,故可在終霜前幾天播種,蓋地膜時還可早播幾天。過早播種,地溫低,易爛種,造成缺苗;遲播,營養生長期短,不能充分利用當地有效的氣候條件,產量和品質也會下降。南方宜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種。
平畦和壟種時,行距25~30厘米,穴距15~20厘米,每穴播種子3~4粒。條播時株距5~8厘米。北方多春旱,土墑不足時應澆水播種,以保證種子萌發所需的水分。南方早春常遇雨水,土壤濕度大時,應選晴天干播。按距離挖穴點播或開溝條播,覆土后再蓋些草木灰,既可保持地面疏松,又能增加鉀肥。播深2~3厘米。
2.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播種后2~3天,畦面噴灑29%豆草凈乳油,可殺滅豆田中95%以上的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每公頃用藥900~1200毫升,對水450升。當出現復葉時進行間苗,淘汰弱苗、病苗和雜苗,每穴留兩株壯苗。間苗不宜過早,以防因地下害蟲危害而造成缺苗。如有缺苗,應盡早補栽。在幼苗高6~8厘米和15厘米時各中耕1次,使土壤疏松,提高地溫。開花前進行最后1次中耕,并培土,以防止根群外露和植株倒伏。
(2)澆水幼苗植株小,耗水量不大,較耐旱,適宜的土壤相對濕度為60%~65%。苗期一般不澆水,以促進根系發育,使幼苗健壯生長,若過旱時可澆小水。從分枝期間到開花期,植株繼續長葉和分枝,同時陸續分化花芽,這時生長量逐漸加大,對水分的需要量也增加,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干旱不利于花芽分化。北方干旱地區,開花前或開花期酌情澆水,防止干旱造成花蕾脫落。南方多南時可不澆水。結莢期植株生長最旺盛,需多量水分,以滿足莢果生長的需要,應澆2~3次水,使土壤相對濕度達到70%~80%。結莢到鼓粒期,蒸騰強度上升,干物質積累明顯增加,仍需供應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證高產,缺水會導致秕莢和秕粒數的增加。毛豆的耐濕性差,田間積水、土壤缺氧易使豆葉黃化,爛根,而且容易感染菌核病等。
(3)追肥直播的在二片真葉前,育苗移栽的在緩苗后每公頃施尿素55~140千克,或腐熟人糞尿1500~2250千克,促進根系生長和提早分枝。開花結莢期,植株吸收營養元素最多,需要追肥1~2次。開花初期,每公頃施復合肥250~300千克,滿足結莢所需養分,可以提高結莢率。灌漿鼓粒期,肥水充足可延長葉片的光合作用,防止早衰,促進蛋白質合成,減少落花落莢,且能加速豆粒的充實膨大,每公頃施復合肥300~450千克。有條件時葉面噴2~3次2%~3%的過磷酸鈣浸出液,或0.3%磷酸二氫鉀液,或0.02%~0.05%鉬酸銨液,對提高產量和改進品質都有良好的作用。
毛豆是喜鉀作物,生長中后期常出現因缺鉀而發生葉黃病,俗稱“金鑲邊”。病株葉片邊緣、頂端發黃,并向基部擴展,致使葉片脫落,嚴重時植株枯死。補施鉀肥可以矯治此癥?稍诔段锤蓵r順風向葉面撒草木灰,鉀肥即可通過葉面被吸收。7~8天后,葉片就可轉綠,撒2~3次基本上可以完全恢復。每次每公頃用草木灰750千克左右。
(4)摘心盛花期后7天左右,摘去無限生長型品種植株主莖1~2厘米的頂尖,以控制向高生長,減少養分消耗,提高結莢率,并可防止徒長和倒伏,能增加產量和提早成熟。尤其是多雨年份或生長茂盛的植株,摘心效果更明顯。有限生長型品種,則在初花期摘心,或者不摘心。
3.收獲春播的早熟品種,開花后30~40天豆;鹃L足,鼓粒明顯。莢殼由深綠變為黃綠、豆粒仍保持綠色、粒仁四周尚帶種衣時即可收獲,這時豆粒的含糖量最高,品質好而鮮嫩,出仁率一般可達45%~48%。收獲過早,粒小,產量低;收獲過遲,糖分減少,蛋白質增多,豆粒變硬,味淡。收時從根頸處割下植株或連株拔出,去凈葉片或枝頂留2~3葉,連枝帶莢上市,或摘下豆莢出售。收下的植株或豆莢均應放在陰涼處,防曬,以保產品鮮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