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癥狀
植株全生育期受害,幼苗期危害時,葉片附近產生圓形紅褐色凹陷病斑,幼莖上產生銹色小斑凹陷龜裂;成株受害時,葉片病斑發生在背部葉脈上,沿葉脈擴展呈水漬烏斑,黑色或黑褐色,也有呈水漬狀的小斑,擴展至全葉呈水潰狀。葉片萎蔫,莖上病斑和紅褐色病斑稍有凹陷,外緣具有黑褐色輪織,潮濕時病斑上出現微紅色沾狀物。
(2)發病條件
該病原菌為真菌,菌絲體附在病株殘體上,在采收的種子上越冬,產生孢子盤,毛豆播種后,產生孢子直接侵染幼苗,導致發病,可以經風雨。昆蟲田間傳播,由傷口侵入植株,在穿透表皮后侵入。
在低溫高濕條件下此病發生重。當氣溫為17℃左右、空氣濕度在100%時此病極易發生;溫度高于13℃、濕度低于95%時,此病得到控制。因此,在冷涼、多濕、多霧、露水重時此病發生重;地勢低洼、種植過密、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均可促此病發生。
(3)防治方法
①農業防治
選用無病種子,在無病田塊留種或在無病株上采種,以防種子帶菌;與非豆科作物輪作2~3年;合理密植;深溝高畦,選擇沙壤土或壤土種植;干濕交替灌水等。
②生物農藥
井崗霉素1000倍液、農抗120水劑150倍液、2%武夷菌素150~200倍液防治。
③用1:4:400~600倍的銅皂水液防治。
④化學農藥
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防治。化學農藥只能在同一蠶豆上使用1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