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荷蘭豆,本地又叫軟莢雪豆,以嫩莢作蔬菜食用。在我縣秋、冬、春都可種植,但以高山反季節秋種產量最高,效益最好,高產栽培田塊畝產可達1000公斤,產值可達4000元。現將我縣反季節荷蘭豆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一、品種選擇
目前生產上種植的優良荷蘭豆品種有臺中11號、臺中改良603、臺中改良604、大地610、豐順618等品種。但各品種莢形大小不同,生產上應根據客商訂購要求而定。
二、土壤選擇
荷蘭豆喜濕潤耐肥,土壤要求保水保肥能力較好,土層較深厚,排灌方便,陽光充足,肥力中上的壤土或沙壤田最適宜。
三、確定播期
高山反季節荷蘭豆種植區海拔都在500米以上,其中海拔500―600米,應在8月1日至5日播種;海拔600―700米,應在7月25日至8月1日播種。充分利用海拔高、夏季氣候冷涼優勢,盡量早播種,爭取在前期價格較高時早產豆、多產豆,提高種植效益。
四、合理密植
荷蘭豆應以高畦單行種植為好,有利通風、田管和采摘。種植規格,按連畦帶溝1.2米進行翻犁,然后整成畦寬70厘米左右,畦高40厘米的高畦。在畦頂中間開一條2厘米的淺溝,然后按10厘米為一穴進行播種,每穴播3粒種子,保證每畝用種量3公斤。播種后用細碎本田土蓋種,厚度應控制在2厘米以內,提高出苗率。
五、重施深施基肥
秋種荷蘭豆幼苗處在高溫階段,生活力弱,根系吸肥能力低,如果基肥施得過淺,易造成燒死幼根幼苗。因此,要求基肥要深施重施,即在地畦翻犁后,在畦中間先開一條深溝,畝施腐熟豬牛糞有機肥1000公斤左右,含硫地產復合肥50公斤后再整畦。
六、苗期至始花期田管
1.土壤濕潤保齊苗:荷蘭豆出苗對水分要求較嚴。過濕,容易爛種;過于,則種子不能吸漲而出苗。要求播種后,排灌方便的田塊要灌上1/3溝的水,讓其自然落干;灌水較難的田塊播種后4天內,每天傍晚澆一次水,這樣一般4天可出苗。
2.防病控蟲保全苗:秋種由于氣溫高,播種出苗后,只要濕度適宜,一般2天長一片葉,出葉速度快,要做好一病一蟲防治。同時,高溫高濕易發生根腐、莖腐病。要求分別在3葉期、6葉期、9葉期用1000倍敵克松、1000倍的多菌靈、托布津、或3000倍綠亨一號等農藥輪換使用。防治豆稈蠅可用寶豐、快殺、銳頸特等殺蟲劑輪換使用。
3.科學施肥促壯苗:可結合施藥防病時進行施肥。在3葉期,畝用人尿40―50公斤加浸過磷酸鈣5公斤兌水500公斤稀釋后施用;6葉期、9葉期用進口復合肥5公斤、尿素1公斤兌水500公斤灌施。
4.及時插竿促攀延:當苗長到5葉時,應及時插竿。竿最好選兩種,一種是小竹篾,一種是2米多高的大插竿。兩種插竿交替插在一起,有利前期引蔓攀達上架。
七、花莢期的田管
1.及時中耕,重施花莢肥:秋種荷蘭豆長到14葉后進行始花期,此時,植株與根系生長也很旺盛,應及時中耕除草促生長。中耕結合施肥,畝用進口復合肥20―25公斤、硫酸鉀10公斤做為花莢肥。
2.加強測報,及時防病防蟲:進入花莢期后,田間莖葉密度大,要勤檢查、早發現病蟲害。這個時期主要病害是白粉病,可用粉銹寧、百菌清、多菌靈等殺菌劑輪換使用;主要蟲害有潛葉蠅、蚜蟲等,可用寶豐、大功臣、銳勁特等農藥防治。
3、加強水肥管理:整個花莢期應經常灌跑馬水保持土壤濕潤,一般情況還可保溝中有少量水。采莢期中,每采莢一次噴施硼肥0.25公斤、磷酸二氫鉀0.25公斤兌水50公斤。每采摘兩次莢畝用含硫進口復合肥5公斤、尿素1公斤兌水500公斤穴施。
4.適時采收,保證質量。一般要求豆莢長直扁平、飽滿不露仁、鮮嫩青綠,莢長8―10厘米,莢寬1.2―1.5厘米,厚度0.3―0.35厘米,平均單莢重2.5克左右,無斑點、無蟲口、無損傷時及時采摘。采摘豆莢一般在上午進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