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荷蘭豆俗稱菜豌豆,耐寒不耐熱,生育期適溫12℃~15℃,開花期適溫15℃~18℃,一般在秋冬季進行栽培,華南地區冬季比較適合荷蘭豆的生長,搞好冬季田間管理是奪取荷蘭豆高產的關鍵環節,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管好水肥
出苗前不澆水,出苗后的營養生長期,以中耕鋤草為主,適當澆水,只要不干裂即可。蔓生品種在蔓長30厘米時搭架。在現蕾前澆小水,花期少澆水。荷蘭豆有固氮能力,不需要很多肥料,但多數品種生長勢強,栽培密度大,一般需要追肥2~3次,第一次于抽蔓旺長期施用,畝施復合肥15千克,或人糞尿4000千克;結莢期追施磷鉀肥,畝施磷酸二銨15千克,硫酸鉀或氯化鉀5千克。
二、疏葉摘心
植株長至15節時摘心,將下部老葉、黃葉摘除,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為防止落花落莢,可用30毫克/升的防落素噴霧。
三、科學管理
荷蘭豆出苗后20天左右,此時幼苗抗寒力較強,但仍要注意防凍,可覆蓋地膜保溫,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搭簡易的塑料大棚防風防寒;氣溫回升后,可將地膜撤去,及時中耕松土,提高地溫,追施速效氮肥7~8千克,追肥后及時澆小水,但勿大水漫灌;在花期可噴施“920”等,保花保莢,提高產量。
四、防治病蟲
荷蘭豆在整個生育期有菜青蟲和螨類危害,可用氯氫菊酯和三氯殺螨醇防治。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及銹病,防治主要用病毒或病毒K和粉銹寧及銅制劑,每隔3~7天打藥一次,視病害的嚴重程度而定。
五、適時采收
荷蘭豆開花后7~10天,嫩莢已成,可及時采收上市,以豆莢嫩綠、果實不鼓凸而呈扁平狀為好,挑出帶病蟲和折斷的豆莢,將新鮮豆莢及時上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