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荷蘭豆病毒病種類很多,國外鑒定出30多種,我國已鑒定出9種,其中BBWV是我國荷蘭豆主要毒源,占檢測樣本59%,通常表現出重花葉、株矮、葉皺及早枯等嚴重癥狀。
病原Broadbeanwiltvirus簡稱BBWV稱蠶豆萎蔫病毒,屬病毒。病毒粒體球形,直徑25納米,鈍化溫度50~55℃,稀釋限點1000~10000倍,體外保毒期72小時。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可由桃蚜、豆蚜以非持久性方式傳毒。在田間經常出現BBWV與CMV或LMV等復合侵染的情況。
防治方法(1)選用內軟1號荷蘭豆等抗病品種。(2)合理規劃成片種植,由于近效菜區毒源作物多,面積大,周而復始,發病重。尤其小片地發病更重,提倡向遠郊發展,成片集中種植,避病作用明顯。(3)選用豐產優質良種。(4)適時播種,培育壯苗。有利荷蘭豆苗健壯生長。(5)與大蒜套栽,避蚜防病作用明顯。(6)早期治蚜防病保苗,生產上應據天氣、苗情、蟲情在第一片真葉長出后及時噴藥,以后視情況5~7天后再噴1次,常用藥劑: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0%氟殺乳油2000倍液。(7)發病初期開始噴灑7.5%毒克靈水劑700倍液或2%寧南霉素200~260倍液、83增抗劑1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3~4次。采收前5天停止用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