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栽培:
(1)適時早栽、合理密植 荸薺產量,決定于地上莖數、球莖數及球莖的大小,早栽植株高、分株多、株叢大、產量高。長江流域一般在6月上下旬(芒種至夏至)定植,江浙一帶在大暑(不過立秋),華南生長期長,可延到8月下旬(處暑)栽植。江蘇地區早栽的早水荸薺于5月中旬栽植,分株5-7次,株行距66×50厘米,畝栽2000穴;伏水荸薺7月栽植,分株3-4次,株行距66×33厘米,南栽3000穴;晚水荸薺宜8月栽植,分枝2-3次,株行距50×33厘米,畝栽4000穴,每穴叢植有4-6根葉狀莖的分株一叢,要當天起苗,當天種植細排輕放,防止重疊和折傷莖稈,栽植深度一般與管狀莖基部等齊,深約6-8厘米。栽植過淺,球莖易浮起,難成活,分蘗多,地上部提前枯萎,匍匐莖結球莖少;栽植過深,分枝不旺,結球莖亦少,產量低。栽植后順手將根蒂泥土抹平,使根和土吻合,易成活。
(2)耘田除草補苗 栽植后10-15天開始發棵,當薺秧透出芽嘴,老葉枯死時,結合拔草耘田,抹平土面,將莖稈發黃、種薺腐爛的種娘,和雜草枯葉踏入田間,結合查苗、補苗,以利生長新根。如球莖外露,用手掀壓球莖,使其入土;如球莖過深下沉,用手插入土中,輕輕向上挑起,使分蘗節不至掩埋。新芽長到15-20厘米時,第二次耘田,至封行前每隔10-15天耘田一次,促使新芽早發,封行后不再下田,以免踩斷匍匐莖而損傷球莖。
(3)灌水 荸薺適于淺水環境下生長,從栽植到球莖成熟,應按不同時期掌握水層深度。栽植時灌淺水3厘米,這樣有利提高土溫,促使發根;每次耘田追肥時,先把水排干,而后施肥,待肥吸入土中后再灌水至原來深度。在植株進入分蘗分株階段,水深要經常保持1.5-3厘米,秋分至寒露,放于田水,輕烤一次抑制地上部生長,促使匍匐莖鉆入土中,有利球莖膨大,然后灌水養苗,直到收獲經常保持水深6.6-10厘米。如遇干旱高溫,適當加深水位,10月中下旬后球莖成熟,可在采收前兩周排干田水,以便收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