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了延長扁豆采收期,提高扁豆的產出效益,經多年的探索研究,形成多層覆蓋扁豆栽培技術,使本地扁豆從常規露地栽培9-11月份采收嫩莢上市,提前至5月上、中旬采收上市,采收期提早近4個月,而早期扁豆嫩莢十分暢銷,也顯著提高了扁豆的產出效益。
一、培育壯苗
1、選床施肥。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較好的非重茬田塊作扁豆的育苗床地。在播前15-20d精心整地,并施足基肥。一般每3.5平方米施優質腐熟的人畜糞100-120kg、餅肥1.2-1.5kg、磷肥(P2O512%)0.5kg,翻倒入土,達到無暗垡,土肥相融的要求。然后制成直徑為7cm的營養缽,同時用竹片和聚乙烯無滴膜架好4m寬的中棚。
2、苗床管理。選用苗期耐低溫,生長速度快,結莢多而早,且嫩莢纖維少,質脆味美,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如上海白扁豆、紅筋扁豆等。在當年12月上旬選晴好天氣播種育苗,播種后在中棚中架小拱棚覆蓋,保持小拱棚內溫度在25℃左右。若超過此溫,要注意通風調節棚溫,防止高溫燒苗,或形成高腳苗;當室外溫度降至6℃以下時,在小拱棚上覆蓋草簾保溫,草簾日揭夜蓋,防止低溫形成老僵苗。在移栽前15-20d進行搬缽蹲苗,當主蔓長出4-5片真葉時,要適時打頂整枝,促進子蔓的生長,一般每株保留3-4個健壯子蔓。
二、合理施肥
1、肥料用量及運籌。多層覆蓋栽培的扁豆生育期長,開花結莢期長,需肥量也大,對養分配比的要求也高,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純N20-25kg、P2O510-12kg、K2O18-20kg;有機肥與無機肥的比例為45:55;基肥與追肥比例為60:40,肥料運籌:氮肥為一基三追分配比例為6:1:1.5:1.5;磷、鉀肥為一基一追,分配比例為6:4。
2、肥料施用及方法。根據扁豆的需肥特性,肥料施用原則為重基肥,輕追肥,多次補施莢肥,以滿足其早生花序,早開花結莢的需要。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定植前每667平方米基施優質腐熟有機肥(雞雜灰)1000-1200kg;定植后追施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腐熟有機肥(人畜糞水)300-500kg、尿素2-3kg;當扁豆第一批嫩莢采收后,每667平方米施硫酸系列復合肥30-40kg(N:P2O5:K2O為1:0.6:0.9,養分總量為40%)或用尿素10-12kg、磷肥(P2O512%)20-25kg、鉀肥(K2O50%)8-10kg復配施入,以后每批采收后根據苗情補施尿素3-5kg,以促其多生花序,多開回頭花,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長勢旺盛的可減少用量和補施次數。肥料施用方法基肥采用面施后耕耖整地的方法施入土壤,追肥在距根15-20cm處開行條施或穴施。同時在花莢期每667平方米葉面噴施含硼、鉬等微量元素葉面肥3-4次,每次用量100-120g,間隔時間為7-10d,以提高扁豆的品質。
三、田間管理
1、適時定植。為爭取扁豆早上市,要適時定植,定植密度按行距1.6m,株距0.5-0.8m配置。在2月中旬定植的扁豆,采用10m寬的雙層大棚,加小拱棚三層覆蓋保溫,若溫度較低時,夜間在小拱棚上覆蓋草簾保溫;在3月中旬移栽定植的扁豆,采用4m寬的中棚加小拱棚覆蓋保溫。扁豆定植后,小拱棚內溫度保持在20-30℃,但不能超過35℃。
2、整枝摘心。移栽定植后的扁豆子蔓長至40-50cm時,要及時搭"人"字架引蔓上架,其架高控制在1.5m左右。多層覆蓋栽培的扁豆,因其播種早,生育期長,枝葉易徒長,應及時打頂摘心,以促進花序發育,早開花,早結莢,早上市;結莢盛期及時整枝是延長采收期的重要技術措施。方法是扁豆定植后,子蔓長至100-120cm時及時摘心,促使下部多生孫蔓側芽,多開花多結莢。進入結莢盛期,剪去下部老枝老葉和莢少的側枝,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特別是進入高溫季節,更應堅持整枝摘心,以實現控制植株徒長,延長結莢時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出效益。
3、揭膜、調控水分。多層覆蓋栽培的扁豆在春季要及時分次揭膜撤棚,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氣溫回升時揭小棚;5月上、中旬第一批扁豆采收時揭中棚或雙層大棚膜。由于水分對扁豆生長發育的影響較大,苗期水分供應不足其生長緩慢,早苗達不到早發的要求;開花結莢期若水分供應不足,影響其開花結莢,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因此在土壤墑情差,植株葉片中午萎蔫時要注意補水,以保證扁豆的正常生長發育,提高產量和品質。撤棚后扁豆進入露地生長期,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季節,雨水較集中,此時要開好田間一套(橫、豎、圍)溝,防止明澇暗漬的危害。
四、病蟲害防治
1、苗期病害防治。多層覆蓋栽培的扁豆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床土消毒防治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10g加干細土0.5-1.5kg拌成藥土,于播種前撒墊1/3藥土在苗床上,余下藥土播種后撒施覆蓋在種子上;苗期發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幼苗和床面,隔5-7d1次,噴灑2-3次。
2、花莢期病蟲害防治。花莢期主要病蟲害有灰霉病、潛葉蠅、豆野螟、斜紋夜蛾等。由于灰霉病侵染速度快,病菌抗藥性強,防治時宜采用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農業防治:加強棚室環境調控,要求適溫低濕,加強排風除濕,及時人工摘除病葉病莢,并帶出棚外深埋,有利于防止病害的發生和發展;化學防治:當發現灰霉病病葉病莢零星發生時,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于晴天上午全株噴霧,并通風降濕,連續噴灑2-3次,每次間隔5-7d。潛葉蠅防治在產卵盛期至孵化初期選用2.5%敵殺死乳油1500倍液施藥,噴灑2-3次,每次間隔5-7d。豆野螟防治藥劑可選用2.5%敵殺死乳油1500倍液、1.8%阿維菌素4000-5000倍液噴灑,始花期和盛花期在上午8-10時噴在花序上,噴灑2次,間隔時間為5-7d;豆莢期在傍晚害蟲活動時施藥。斜紋夜蛾選用5%抑太保1000倍液或10%除盡3000-5000倍液,在清晨或傍晚害蟲出來活動時對準豆莢噴霧。但最后一次用藥時間應與采收間隔時間在20d以上。
五、采收
第一批采收的扁豆的銷路極好,在開花后18-20d,嫩莢內籽粒開始飽滿時及時采收,既提高扁豆的經濟效益,又能促進上層果莢生長發育。扁豆同一花序有多次開花的特性,故在采摘時注意不要損傷果序,爭取多開回頭花多結莢,提高扁豆產量。采用多層覆蓋技術種植的扁豆,一般可采收3-4批,每批采收間隔時間約30-35d,667平方米總產量在3000kg左右,產值6000元左右,比常規栽培的扁豆產量提高約30%,產值增加近1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