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豌豆尖,又稱豌豆頭、豌豆苗、龍須菜,食用部分為嫩苗、嫩梢。其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鈣和磷等營養成分。察布查爾縣城鎮于2007年引進試種。
一、品種選擇
用于生產豌豆尖的種子要求種皮較厚、顆粒圓大、表面光滑,發芽率、純度、凈度都較高,我縣引種為云南地產農家品種。
二、整地施肥
豌豆根系較弱,宜選擇排灌方便、中等肥沃以上的壤土,整地時適當深耕細耙,保持土壤疏松,以利出苗整齊,幼苗生長健壯,更好地促進根系發達,增強抗逆能力。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腐熟農家肥3000~5000千克、復合肥50千克。
三、播種日期
豌豆播前曬種1~2天,可提高出苗率。豌豆尖適宜生長溫度為18~20℃,夏季播種應遮蔭降溫。播種豌豆尖宜密植栽培,豌豆尖條播行距30厘米,播幅10厘米,667平方米用種量15千克為宜。
四、田間管理
豌豆播后覆土1~2厘米,保持土壤濕潤,豌豆出苗前切忌澆水,以防爛種,當苗高18~20厘米(約播后1月左右),有8~10片真葉時摘頂尖。第1、第2次采收后分別667平方米追尿素10~15千克,并澆足水。防止土壤過干過濕,以促進嫩梢肥大,提高嫩頭產量。在豌豆苗生長期間,若雨水多,及時排水,嚴防田間濕度過大而誘發病害。及時中耕除草。
五、采收技術
播種后約35天,當豌豆苗長到18~20厘米高時,即可開始采收豌豆嫩尖,一般采摘頂部帶有1~2片尚未充分散開的嫩葉;半個月后可采收分枝嫩尖,每個分枝應留基部2~3節,以便繼續產生分枝;以后每隔10~15天便可采摘1次。豌豆苗采收時間最好在傍晚或清晨,收后放入筐中,切勿堆積,以防發熱腐爛。若摘尖后當日不能上市,可鋪晾在地面上,噴灑清水保鮮,待次日銷售。
六、病蟲害防治
重點防治潛葉蠅和蚜蟲。蚜蟲主要吸食莖葉汁液,使葉片卷縮變黃,嫩梢失去商品價值。同時又傳播病毒病,使新葉黃化變小,皺縮卷曲,葉質發脆,植株矮小枯死。可用黃板誘殺,集中消滅。也可用1.8%珂巴丁乳油液或斑潛凈0.5‰液噴霧防治,安全間隔期≥10天。試種期間未發生病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