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研究成功的代料花菇栽培技術迅速向全國推廣應用,為廣大農村脫貧致富及香菇生產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在代料香菇生產中,菌棒滅菌、接種操作、手工割袋等工序投工量大,且菌棒成品率低、出菇不整齊、菇體畸形等問題一直制約著香菇生產的發展,尤其是對集約生產造成很大障礙。為此,我中心針對代料香菇省力低耗、高產、優質栽培技術進行多年研究,完成四項關鍵技術改進,總結形成了一套代料香菇輕型栽培技術。現將該技術改進如下。
1半生料滅菌技術
代料香菇菌段接種前需先經過加溫滅菌,滅菌溫度要求達到98~100℃,保持12h以上。常規滅菌要連續操作30~40h,菇農勞動強度大,即便這樣,由于滅菌灶內溫度不均勻,滅菌不徹底現象仍常有發生,影響了栽培香菇的經濟效益。半生料滅菌技術,使用無毒的滅菌劑“克霉王”,以物理滅菌和化學滅菌有機結合,可以在60~80℃中溫區域內進行徹底滅菌,滅菌能耗及滅菌時間都下降了50%以上,發菌速度、菌絲競爭能力及成活率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其應用效果十分顯著,現已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推廣應用。
生產1000袋香菇菌段(15cm×55cm袋)即0.85t干培養料,添加新一代“克霉王”粉劑4kg。先將“克霉王”粉劑均勻溶解于水中,配成藥水,再將藥水加到培養料中反復充分攪拌,使其均勻。也可以采用拌干料的方法:先將“克霉王”粉劑與石膏一起直接加到麩皮中與其混勻,再將含有藥劑的麩皮與木屑混勻,最后加水反復充分混勻,但這種拌干料的方法必須把結塊的藥粉完全搗碎后使用。培養料一定要拌勻,使所有培養料都含有相同濃度的藥劑成分是該過程的關鍵。培養料中如有棉子殼成分,應先將棉子殼先與配成的藥水預浸,再與其它培養料混合。培養料拌勻后要及時裝袋、提溫滅菌,裝袋按常規操作進行。半生料滅菌的溫度掌握:灶內最低溫區的料溫達80℃以上則可穩火保溫4~6h,然后停火,利用灶內余熱悶堆12h以上再出灶。
半生料滅菌技術優點:①避免了80~100℃這段最困難的升溫過程,省工省時節約燃料:與常規法相比,滅菌時間縮短一半,節約燃料50%以上。②提高成活率:菌袋成品率可穩定達到95%~100%。③出菇表現好:試驗和生產應用結果表明,與常規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單菇重則明顯增加。
2香菇膠囊菌種應用技術
香菇膠囊菌種是在日、韓先進段木接種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生產實際再創新,研制成功的適于代料菌棒接種的新型菌種,每張600顆圓錐形菌種,設計科學,標準規范,運輸、貯藏和接種都非常方便。特別是菌種呈固定形狀,取種極其方便,接觸空氣時間短,污染機會少;接種操作時菌絲不受損傷,可直接吃料,優先搶占培養基;自帶密封透氣蓋,既可防止雜菌侵染,又可保持種塊水分,促進菌絲生長,成品率一般可比傳統菌種提高5%~10%,接種快捷,工效提高1~2倍,菌種生產原料消耗降低80%以上,所產香菇質量與產量與傳統菌種無差異。
操作要求;①裝袋要緊實。②冷卻過程中要防止菌棒表面污染灰塵。③冷卻、接種可在同一房內進行,房間要求干凈無灰塵、空氣不流動。④接種前進行菌棒氣霧消毒,消毒時菌種不要放進消毒空間。⑤接種前操作者手、菌種蜂窩板和接種用的特制打孔棒都要用“接種靈”或70%~75%的藥用酒精擦拭消毒。⑥打完孔馬上接入菌種,菌種和孔穴在空間暴露的時間盡量短。打孔棒不離手,不能隨處放。⑦取種時右手食指輕按菌種透氣蓋,左手食指從底部向上托,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輕輕挾住種蓋取出菌種,迅速塞入菌棒接種孔內,輕壓蓋子使其與筒袋表面密封。注意不得用手去摸蓋以下的菌種部分。⑧接種完成后把套袋套好,袋口不必扎緊。⑨發菌6~8cm后,進行第1次刺孔放氣,因為膠囊菌種比常規菌種更密封,應比常規種更為及時,刺孔數適當增加。
3開放式接種技術
常規香菇接種主要用接種箱,速度慢,費工費時,且成活率低,我中心總結了廣大菇農的寶貴經驗,通過悉心研究,推出開放式接種技術。
操作要點:①在菌棒出灶前,事先清潔將要堆排菌棒的場地,盡量減少污染源。②菌棒經滅菌出灶后緊密橫放疊成墻式,墻式菌堆高不超過1.2m,長度及墻間距離根據堆放場地而定。及時在菌堆上蓋好塑料薄膜,以防灰塵及孢子降落。③接種前先用氣霧消毒劑對菌棒進行消毒,1000袋香菇菌段(15cm×55cm袋)用4盒(每盒40g)消毒劑,消毒時間不少于2h。④接種時,一人從塑料薄膜內抽出菌棒涂刷接種靈,一人打孔,一人放種。⑤接種時,在要接種的部位用棉花涂上“接種靈”藥液,涂刷部位寬度約5cm,然后在藥液未干前打孔接種,所涂藥水不要太多,要避免藥水流入接種孔。⑥接種后其它操作程序與常規相同。
膠囊菌種的開放式接種:只要用接種靈涂擦消毒菌種穴盤、接種器械、接種人員的手以及涂擦菌棒接種部位,在相對潔凈的環境,甚至可以免去氣霧消毒而直接全開放接種。
4花菇免割袋出菇技術
而花菇栽培工藝中,手工割袋是最繁瑣的工序,要耗費大量人工且極易造成菇體畸形。菌棒保水技術避免了手工割袋這道繁瑣的工序,在脫袋菌棒后涂刷保水劑,凝結一層保水膜層,花菇自然長出,具有省工省力,菇形好、菇質優、花菇率高,保持水分、操作方便、對人體和菇體無毒副作用等特點。現將花菇免割袋出菇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4.1菌棒選擇①選擇慶元9015、慶科20、939、135等花菇主栽品種;②選擇無雜菌、無霉爛,轉色正常,菌絲生理成熟的菌棒;③菌棒含水量適中,偏輕的菌棒應先補足水分后再涂刷保水劑。
4.2涂刷時間第1或第2潮菇出菇前1周內,菇蕾尚未長出時(選擇溫度較低且濕度稍大的天氣時段)。如已有少量菇蕾應將其剔除后涂刷,切勿將保水劑直接涂刷在菇蕾上。
4.3涂刷方法花菇保水劑有固態或液態兩種產品,固態保水劑先加溫完全熔化后再使用,液態保水劑則用木棒攪勻后直接使用,使用時將菌棒脫袋,采用浸泡0.5s或用漆刷均勻涂抹到菌棒上。
4.4出菇管理使用保水劑的菌棒必須抓好“增濕催蕾出菇”和“保濕休息養菌”管理環節。涂上保水劑后,避免菌皮硬化是關鍵,除了菇蕾長至2cm后需要加強通風催花外,其余時間都不能過于通風。①增濕催蕾出菇:要求時常蓋下大棚薄膜或在菌棒上蓋薄膜不使菌棒表面干燥,有利菇蕾長出,棚內干燥空氣相對濕度低時可向菌棒噴清水,保持菌棒含水量適中、菇棚內保持相對濕度85%。②保濕休息養菌:在菇潮間隙(養菌期間)需蓋膜保濕,8d后增濕催蕾出菇,菌棒偏輕時要及時補水。③菇蕾長至2cm以上揭膜通風管理,形成花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