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由廣西農科院院長李楊瑞博士領導的科研小組在研究中證明:甘蔗的不同生長期用不同的乙烯利濃度進行處理,可以能動地對甘蔗生長和糖分積累進行調控,實現增產增糖。該項研究成果獲得了國際有關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研究總體上達到了國際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屬甘蔗研究中重大發現。
蔗糖,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廣西又是我國產糖最多的省區,產糖量占全國60%,蔗糖生產是廣西支柱產業,加強對甘蔗基礎研究自然是廣西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內容。自1989年以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基金支持下,廣西農科院李楊瑞博士領導的課題組開展了對甘蔗的基礎研究,研究涵蓋了甘蔗群體、個體、器官、細胞到分子等各層面,通過對生態因素、甘蔗組織的形態解剖、甘蔗生理代謝,特別是內源激素平衡、光合作用特性、光合產物分配、根系生理、糖分積累、重要關鍵酶活性、重要生物分子含量、某些重要關鍵酶的克隆、分子結構與功能等的研究分析,探明了利用乙烯利處理甘蔗的增產增糖機理,主要是:乙烯利處理首先誘導了甘蔗編碼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基因表達,使甘蔗組織內出現一個乙烯利釋放高峰,改變了蔗株體內五大內源激素之間的平衡關系,從而影響到各種生理代謝、細胞的分裂、伸長和分化,影響到器官、組織的分化、生長發育,最終促進增產增糖。利用乙烯利對甘蔗生長前期、生長盛期、生長后期進行處理,分別有葉綠素增加、光合速率提高、甘蔗體內物質能量代謝增強、重要酶活性增強、促進生長、增加糖分積累等積極效果。尤其是乙烯利浸種能顯著促進分蘗,特別是在干旱條件下,能有效提高甘蔗的出苗率和分蘗率。
專家的鑒定認為:這一研究成果對提升我國甘蔗科研水平以及產業優勢,促進廣西以及全國蔗糖業生產都具有重大意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