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我們從1999年秋引種栽培“荷蘭麝香百合”,旨在摸索“荷蘭麝香百合”在我縣的適應性栽培技術。一年來,通過試驗栽培,取得較好成效。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本試驗土壤為粘土,前作水稻,有機質含量2.5%左右,排灌較為方便。每畝土地建搭3個大棚,每個大棚用三層薄膜覆蓋,并在小弓棚上用無紡布保暖。試驗品種為“荷蘭麝香百合”。
1.2方法
1999年9月初栽種,通過肥水管理、病蟲防治、整形修剪等管理,適時組織采收、包裝、銷售。
2主要技術措施
2.1搭建大棚和土壤整理
大棚搭建后在栽種前1個月進行深耕,深35cm左右,同時施入腐熟有機肥1500kg、菜餅400kg,晾曬8~9天后進行整理,并施入過磷酸鈣200kg、人糞尿1500kg,再晾曬7~8天,以后還進行多次耕翻、晾曬、整理,使土壤與肥料均勻混合,最后把畦整理成高40cm、寬150cm、畦溝寬40~50cm。
2.2種球解凍和栽植
種球到貨后,若已解凍,必須當天或第二天就栽種;尚未解凍的種球應在10℃或15℃條件下緩慢解凍。栽植時種球去外部鱗片,用50倍福爾馬林浸泡15分鐘消毒,每畝大棚用3kg呋喃丹殺滅地下害蟲。栽植密度每畝25000個種球,栽植深度為球莖直徑的2~3倍,栽植后澆透定根水,使球莖與土壤結合緊密,并用稻草覆蓋。
2.3肥水管理
種球栽植后3周,即可施硝酸鈣,施用量每100m21kg。從10月20日開始,每隔10天噴一次0.1~0.3%磷酸二氫鉀,共噴4次,直至采收前3周為止。第一次切花后追施一次復合肥,每畝用量150kg,其肥料配比為硝酸鈣18kg、硝酸鉀25.5kg、過磷酸鈣106.5kg,施用方法為撒施法,及時澆好跑馬水。第二次切花后,施好球莖復壯肥,每畝復合肥用量225kg。通常清晨進行澆灌,以保持夜晚植株和土表的適度干燥,防止軟腐病發生。
2.4病蟲防治
采用大棚促成避雨栽培后,病蟲害發生較輕,生長期內防治蚜蟲兩次,時間分別為11月10日、11月25日,農藥用1500倍一遍凈噴霧;防病兩次,分別為10月15日和10月30日,農藥用600倍科博噴霧。
2.5溫濕度調控
栽種初期保持12~13℃,維持20~26天,以后最佳生長溫度為14~16℃;相對濕度控制在80~85%,并力求在一天內避免大幅度變動,以防止各種霉病的發生。同時,夏季光照強烈時,需適當采取遮光措施,遮光面積50~70%;冬季短日照時期,在達到栽培適宜溫度條件下,可用人工照明,促使花期提前。
2.6設立支架及適時采收
當百合株高達60cm時,須用切花網設立支架,并隨百合莖的伸長,支架也隨之同步提高;ɡ僦珪r采收,初收時間為1999年12月23日,共采收2次,一直延長到2000年5月。采收方法用剪切法,時間多在早晨,采后進行分級包裝,按每株不同的花朵數分級。分級后將花莖下部10cm的葉片去除后捆扎,10支一束,花蕾朝外,用包裝紙包好,便于運輸和銷售。
3結果與分析
3.1早現蕾早上市
由于采用大棚促成栽培,栽種后61天左右開始現蕾,106天即可切花上市。
3.2經濟效益高
“荷蘭麝香百合”售價高,經濟效益好(見表1、2)。
“荷蘭麝香百合”共切花兩次,第一次為1999年12月23日到2000年1月22日,第二次為2000年4月30日至2000年5月25日,共采鮮切花47950支,平均價格每支4.1元,收入196595元;再加種球收入90000元,合計總收入286595元,扣除成本85302元,每畝利潤達201293元,經濟效益特別顯著。
3.3發展前景廣闊
發展大棚“荷蘭麝香百合”正是符合城鄉居民生活需求,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支柱產業,發展鮮切花前景廣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