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1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南昌市南昌縣向塘鎮劍霞村黨總支書記劉偉平:
“只有干實事,百姓才會信任你”
本記者 賴永峰 通訊員 胡雪萍
在江西南昌市南昌縣劍霞村委會的周邊,楊柳吐芽,綠樹成蔭,一派和諧景象。2017年,劍霞村獲得“全國文明村鎮”稱號。變化是從劍霞村黨總支書記劉偉平的到來開始的。
劉偉平是土生土長的劍霞人,曾掌管著贛菜品牌“向塘土雞店”。2012年2月份,懷揣“要富大家富,要好大家好”的想法,38歲的劉偉平毅然回到家鄉挑起村支書這個擔子,立志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家致富。
“書記會干事、能干事”
劍霞村有著800多年的歷史,人文鼎盛,曾是遠近聞名的“相國村”。然而,前些年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環境臟亂差,村民鬧事糾紛不斷,是當地出名的“后進村”。百姓急切盼望改變民風村貌,上級也希望有個能干的書記來坐鎮劍霞村。
“剛開始心里沒底,一頭霧水啊!”被舉薦當村支書的時候,一直在外經商的劉偉平內心很彷徨,“從來沒有接觸過基層工作,擔心做不好,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回報家鄉。”當時的劍霞村,在劉偉平看來,無論是民生建設,還是村民凝聚力,都很差。
“你們是老師,我是學生,你們要把學生帶好。”上任第一天,劉偉平把村干部叫到一起,將村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列了出來:上世紀80年代建的村委會辦公地需要重建、兩年前就被認定為危房的村小學需要重建、村民出行道路破爛不堪需要整修……
劉偉平開始四處“跑”資金,一邊請求上級政府補充資金,一邊拜訪在外經商的鄉賢。劉偉平上任4個多月后,村小學開始重建,用了不到1年時間,新學校即交付使用。
“看得見的東西做好了,百姓就會覺得你是干實事的,就會信任你,以后做事就要容易得多。”村小學的順利重建,讓劉偉平迅速在村里建立起威信。
“這個書記會為百姓做事,也能干事。”劍霞村的百姓看在眼里,樂在心中,紛紛豎起大拇指。之后,劍霞村又相繼推動了新街老街改造、疏通灌溉溝渠、整修道路等工程。
“村里有主心骨,日子有盼頭”
以往,向塘鎮劍霞村村民都以種植瓜果蔬菜為主業,吃飯穿衣不愁,但收入總也上不去。“百姓日子有盼頭,關鍵是收入。”為此,劉偉平又開始忙碌起來。
在南昌縣周邊,向塘鎮梨瓜名氣很大,劉偉平抓住村里這個優勢,申請注冊了“向塘”瓜果蔬菜商標。
劍霞村河口自然村村民劉春如家里原有4畝5分地,注冊了商標后,夫妻倆又租了7畝地,開始搞果蔬種植,上半年種水稻,下半年種蔬菜,當年就有六七萬元收入,去年還在縣城按揭買了套房子。
“我家種了十多年梨瓜,以前都自己賣,一年下來也就賺個萬把塊錢。”劉春如說,自從劉偉平書記注冊了商標,有人專程到村里收購,村里種的梨瓜直接進入超市,收入比以前大大提高,“自從有了劉書記這個主心骨,我們的日子有了新盼頭”。
在劉偉平的推動下,劍霞村又成立了3家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統一把村民種植的瓜果蔬菜收集起來包裝加工后賣給超市,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目前,3家公司解決了劍霞村剩余勞動力600多人,村民年人均收入從2012年的9800余元提高到現在的17000余元,村集體經濟也日益壯大。
“下一步,我們計劃打造綜合示范村,發展鄉村旅游。”如今,劍霞村已建成50棟江南民居風格的住宅,從空中俯瞰,就像一幅江南風景畫。劉偉平規劃,劍霞村將高標準建設相國故里牌樓、巷道名人軼事文化走廊、民俗廣場、梓溪八景等,發展鄉村旅游,傳承古村千年文化。
“人心齊了,什么都能戰勝”
劍霞村有6200多名村民,常在家的有5000多人,是個大村莊。劉偉平上任前,劍霞村還是有名的上訪村、重點村、難點村,基本上是一個縣鄉領導不愿掛點、家官鄉賢不愿回家、民風彪悍、上訪成風的村莊。
“要在這樣一個既是人口大村,情況又復雜的村里做事,難度可想而知。”劉仁榮是村里老黨員,他說十多年前,村里也還是這些事,但就是沒有人能做成。
接任村支書以來,劉偉平碰到許多難題。老劉是村里的老上訪戶,已經年近70歲。早年間,老伴因交通事故去世,但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之后,老劉一直上訪,從鎮里、縣里到市里,最后實在沒轍,就賴在村里不走。
“我6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一直把你當成自己的父親。”劉偉平上任后,主動和老劉結對子,隔三岔五買米買油買衣服上門拜訪,想盡辦法幫助他,最后還幫他解決了25萬元賠償款。
“事情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劉偉平說,村里很多工作涉及房屋拆遷、土地征收、土地流轉等難題,每項都與村民的切身利益相關。
“凡事站在村民的角度,為村民爭取最大利益,他們自然會信任你。”劉偉平說,截至2017年底,劍霞村各項工作使用到的項目資金達到1億元,其中有4000多萬元來自村民自籌,“心往一處想,勁才能往一處使,人心齊了,做事就能事半功倍”。
劉偉平欣慰地告訴記者:“自我上任以來,劍霞村沒有出現一起打架斗毆的惡性事件,更沒有一例村民上訪事件。”如今的劍霞村,清水環繞著美麗鄉村,喜樂流淌在百姓心間。
3 上一篇
關于經濟日報社 - 關于中國經濟網 - 網站大事記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國經濟網 ? 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090號
第01版:要聞第02版:要聞第03版:要聞第04版:經濟要聞第05版:關注第06版:時評第07版:財經第08版:廣告第09版:2018深圳文博會特別報道第10版:2018深圳文博會特別報道第11版:2018深圳文博會特別報道第12版:2018深圳文博會特別報道第13版:國際周刊第14版:國際周刊第15版:區域第16版:人物
博士回故里 造福眾鄉親 范金梅:心系千家萬戶的“女焊工” “只有干實事,百姓才會信任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