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8 作者:陳健 張培奇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訊(陳健 記者 張培奇)五月的豫南大地蔥綠一片,鳥鳴婉轉,處處生機盎然。在河南省正陽縣汝南埠鎮楊崗村一片香菇大棚旁,忙碌的群眾說笑著把剛采摘的香菇過秤裝車。其中,一位60多歲但身體硬朗的老漢,一邊忙著把一簍簍香菇往車上裝,一邊嘴里還不時“嗚嗚啦啦”地叫著,在一旁忙著過秤的婦女解釋道:“他是個啞巴,現在干活可有勁頭了,這是高興的表現。”
過秤的婦女名叫余金翠,與啞巴是夫妻,今天是出菇的日子,他們的兩棚才采摘的香菇要乘著一塊賣掉,點著一簍簍香菇換來的一張張票子,余金翠的心里美滋滋的。
可誰知道,就在一年前余金翠和丈夫楊啞巴還是遠近出了名的貧困戶。余金翠說,家里地少,兩口子又沒什么技術,丈夫是個啞巴出外打工沒人要,僅憑兩塊薄地也掙不了幾個錢,越干越沒勁頭!
2016年,村黨支部書記張楊專門邀請余金翠到自己創辦的“正陽縣張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噴水、采菇等之類的雜活,每天給予100元的辛苦費,目的是讓他們改變其家庭生活狀況,盡快脫貧。余金翠雖然是一個60出頭的人,但在忙忙碌碌的同時,關注著香菇生產管理的每一個細節,漸漸地掌握了其中的一些生產門道,也有了自己“單干”的想法。
去年3月,張楊了解她的想法后,找到她,直截了當地說:“老人家,你有這個想法我支持你!”
“可是我沒有這個能力,建大棚、買菌種上哪湊這個錢啊!”余金翠吞吞吐吐,流露出一臉難色。
“我幫你。”張楊說,“兩個菌棚免費租給你,里面的菌棒錢等你見了‘回頭水’再給我。”
余金翠回去把這個好事告訴了丈夫楊啞巴,他激動得“嗚啦嗚啦”叫。余金翠帶著楊啞巴一門心思擱在香菇生產上,生產中遇到問題,張楊及時上門給予技術指導,整個過程順順當當,當第一茬香菇出棚,看著一大沓票子進了腰包,楊啞巴在張楊面前一個勁地豎起大拇指。
“過去讓他干個活,他比劃著這痛那疼,現在干活可賣力了。”余金翠指著楊啞巴,眼里流露出來的滿是希望。
從余金翠的言語中得知,一年一個棚收入一萬多塊,脫貧已經沒有問題,以后就是致富奔小康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