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3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白紙上畫出最美的圖
——記湖南省醴陵市孫家灣村黨總支書記葉志鋼
本報記者 楊娟 張振中
葉志鋼曾經是一名鐵血軍人,戎馬生涯鍛就了他鋼鐵般的意志。1983年,葉志鋼復原回家,憑著一股子認定目標不放松的干勁,將湖南省醴陵市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接手過來,打造成了年銷售額過億元的“湖南明星企業”,葉志鋼成了名副其實的“葉百萬”。
當他自己的企業干得紅紅火火時,生他養他的村子卻積貧積弱,他毅然決定回到老家——并村之前的唐閣坊村,領著村民一起干。2001年,葉志鋼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扎在村里的他,已經顧不上自家企業,葉志鋼干脆忍痛割愛賣掉了苦心經營的廠子,一心在村里干。2005年,因區劃調整,唐閣坊村與兩個鄰村合并為孫家灣村,葉志鋼再次當選黨支部書記。
三個“窮”家并成一家,家底為“負數”,且人心渙散、矛盾重重。這樣的村能搞得好嗎?班子成員和村民心中都沒底。葉志鋼給大家打氣:“白紙一張,才能畫出最美的圖!”
要脫貧就必須有就業,要就業就必須有企業。當時村上沒有一家正常開工的企業。葉志鋼思來想去,村里最大的優勢就是離城6公里,區位優勢就是發展優勢。修路、招商、優化環境,一些企業開始落戶,越來越多的村民轉變成了企業工人,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收入“蹭蹭”上升。
發展并非一帆風順。2006年,一家企業經營不善,老板拖欠下300多萬元工資跑路,300多名工人哄搶設備,群體性事件一觸即發!危急時刻,葉志鋼做了一件“傻事”——以家庭財產作為擔保,向銀行貸款93萬元,墊付了跑路企業欠下的部分工人工資。
個人墊資近百萬元,不怕還不了、自己一腳“陷進去”嗎?“還不起賬,是我這個書記沒當好,作為‘家長’我難辭其咎。”葉志鋼說。
老百姓拿到了血汗錢,對村干部有了好感;企業家看到葉志鋼的擔當,堅定了投資決心。就這樣,孫家灣村從無到有,企業增加到30多家,提供就業崗位4000多個,解決了本村所有勞動力就業,村民年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
“國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國。對我而言,孫家灣村就是我的家!”葉志鋼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