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05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村里來了個好小伙
——記山東省濟陽縣回合街道桑皮趙村“第一書記”王飛
長亮 本報記者 高楊
“沒事就跟我們拉家常,一點架子都沒有,對貧困戶特別照顧,脫貧思路切合實際非常有效,上面還真是給我們派來了一個好小伙啊!”說起山東濟南市委組織部派駐濟陽縣回河街道桑皮趙村的“第一書記”王飛,村里已經90歲高齡的趙殿福老人連聲夸獎。
桑皮趙村是省定貧困村,年輕人大多進城務工,是典型的空殼村,村“兩委”班子也人心渙散,各忙各的。
2016年3月,濟南市委組織部干部王飛來到村里干“第一書記”。通過走訪老黨員和群眾,王飛梳理出了思路:首先要激發班子凝聚力精準發力。來到村里沒幾天,他買了些小菜來到村黨支部書記鄭鳳祥家吃飯聊天,表達了和村“兩委”一起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想法。“這個城里來的小伙子,能扎下身子和村民打成一片,值得信任。”經過商量,鄭鳳祥和村主任都主動放棄自己經營多年的生意,專心致志“經營”起自己的村莊。
村“兩委”心齊了,那么村子該如何發展?王飛和村“兩委”成員進行了多次討論。根據村里有養鵝的歷史,確定了利用村外280畝林地發展林下生態養鵝的思路。于是,村里成立了養殖合作社,注冊了“韻優”鵝蛋品牌。3000多只鵝在林下覓食成長,鵝糞也是難得的有機肥,原生態的鵝蛋迅速被消費者搶購,進入市區多家超市。同時他們還建設光伏發電、開辦農資超市、支持村民辦養雞場、吸引企業投資垂釣魚塘……一個個接地氣的項目在這個寂靜的小村里開花結果,村集體由原來的零收入增長到年收入17萬元以上。
“村里的貧困戶大都是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王飛告訴記者,根據村里的情況,他和村“兩委”協調扶貧資金60萬元,設置了“燈塔黨建扶貧基金”,由街道辦事處主導并做擔保,投資轄區企業,在保證本金安全的基礎上,每年可以實現固定收益4.8萬元。“根據貧困戶情況不同,我們在收益分紅時進行了考慮。這樣吳樂敏家每年有一份固定的收益。”目前,8戶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在王飛看來,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讓村民了解黨的各項與“三農”有關的政策,基層黨組織需要發揮作用。在群眾眼里,這位“第一書記”在抓黨建脫貧上的確“有一套”。
基層黨組織要發揮作用,就需要與群眾打成一片。為此,王飛和桑皮趙村“兩委”開展了“我請窮親吃頓飯”活動,“咱村往哪走”“咱們村的新舊動能”等大討論活動,大大拉近了黨心和民心距離。
“房屋排列整齊,印在屋上的壁畫各式各樣,不僅增添了生機,也讓我們這個村子更加美麗……”正在讀大學的趙一飛春節回家,一進村還以為走錯了路。
集黨建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體的文化墻是桑皮趙村的最大“亮點”。黨的理論政策、黨建知識等內容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在村民眼前。文化墻不但美化了村莊,還能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讓村民們了解黨的十九大與老百姓是息息相關的事。
“如今,村里的路寬了、亮了、美了,路兩旁種上了觀賞樹,埋上了排水管道,村中的健身廣場和沿河的休閑廣場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就連村里幾位上了年級的大爺投籃時的矯健勁一點也不輸年輕人。2017年,我們桑皮趙村被評為市級文明村和衛生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鄭鳳祥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