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05 作者:云朝清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好品質是立身之本
——記四川都江堰市興農疏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蒯世軍
云朝清
這幾天,四川都江堰興農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蒯世軍感到格外心煩,北京新發地來的兩輛運輸車司機來到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都想先裝第一車蘿卜。然而,來的都是客,不能厚此薄彼,兩家又不相讓,已僵持了快三天。最終,經社務會決定,打破慣例,不分先后,一起裝,這才讓兩個司機熄了火氣。
像這種在這里似乎習以為常。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蒯世軍說,一是從事農業30年來的堅守誠信結果; 二是成立合作社自有了農殘快檢儀后,不讓一棵有質量問題的蔬菜走出菜園子,帶來的良好口碑。
致富后,他拿20多萬元兜底給合作社成員買保險
15歲的蒯世軍因家境困難被迫失學,過早挑起了家里重擔。16歲那年他父親因病去逝,17歲的他開始學種菜,賺錢維持家的生計。憑著對市場的敏感和自身的勤奮鉆研,不幾年,他自家種植規模和效益也走在了川西平原的前列。
然而,命運總是那么的捉弄人。1995年,他在都江堰租地120畝,準備大干的時候,卻因為氣候及市場價格,加之買到不法商販的偽劣種子、肥料等因素造成嚴重虧損,把家里僅有的積蓄虧完還欠外債6萬余元。
一家人面對6萬余元欠款欲哭無淚,年邁的母親和妻子甚至規勸他放棄種菜致富這條路。
可生性要強的蒯世軍,沒有被暫時的失敗打嚇倒,他對家人苦口婆心說,這虧損算是花錢買經驗吧。哪里跌倒我會從哪里爬起來,大不了從頭再來。
第二年,他又借錢在都江堰市崇義鎮租地30畝,重新開始種菜,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向前邁進。到2009年,面積已由30畝發展到了3000多畝,年利潤達千萬余元。
近幾年盡管他種菜,年年種,年年豐收,遠近聞名,而相鄰的一些農戶也跟著種,卻年年種年年都不順。
為了讓相鄰的農戶都能種菜掙錢,2012年12月18日,他牽頭成立了四川省興農蔬菜專業合作社,通過選舉,蒯世軍以全票當選為社長,有社員5000余人,土地10000余畝。
蒯世軍還個人掏腰包20多萬元,為這萬余畝土地買了兜底保險,讓社員們吃了增收不虧的定心丸。
好品質蔬菜是立身之本,不賺一分昧心錢
2013年,兒菜市場普通看好,尤其北京、哈爾濱,甚至俄羅斯市場需求量都在直線上升。
當時,社外一些種植戶為了搶先賣個好價,偷偷在種植上做手腳,使用有催長素的農藥噴施兒菜,讓兒菜提前成熟進入市場。盡管對人體沒多大影響,但不符合兒菜生長的自然規律,行業內也不倡導。
合作社也種植30余畝兒菜,一些社員建議也學社外種植戶,到時賣個好價錢。
可他卻擲地有聲的在社代會上說:“好品質,是我們社的立身之本,也是我們贏得市場信任的長久之策,我們合作社的兒菜,一滴催長素也不能打。”
結果,合作社的兒菜自然成熟出來,市場早已過時。
當年,合作社30畝兒菜,一分沒賣,前后一算賬,虧損10萬元。
一些賺了投機錢的社外種植戶,紛紛癡笑他:“蒯世軍,這社長種菜種成了二百五,幸虧沒有加入這個合作社”。
然而,就是這個“二百五”,贏得后來眾多客戶的青睞。
痛定思痛,讓蔬菜“自己說話 ”
吃一暫,長一智,自那次“兒菜質量好也滯銷”的慘痛教訓后,蒯世軍思索,合作社的蔬菜應有獨立標簽,要讓消費者知道,我們的菜品怎么種出來的?農藥殘留超標嗎?怎么采摘運出來的?
他要讓蔬菜自家站出來說話,表白自己,清本正源。
蔬菜為啥能說話?蒯世軍說,這得益于他們融入了都江堰農業部門建立的“食品流通溯源電子商務平臺”,平臺負責人介紹說:“納入平臺的食材生產企業和配送企業必須證照齊全,進入平臺時須繳納一定額度的保證金。進入平臺流通的食材必須通過平臺的溯源系統完成來源登記和票據上傳。所銷售的食材必須通過農藥殘檢,合格后才可以出庫,必須定期接受第三方抽檢和不定期的政府風險抽檢。”
都江堰市多家品牌餐飲店老總何小伊介紹,他們通過平臺,常年采購蒯世軍種植的菜,由衷感覺到,菜質安全,菜價透明,時間便捷,對著購來菜,掃掃二維碼,一切都清楚了,讓人省心又放心。
質量好驚動海外,搭上了“一帶一路”歐州班列
蒯世軍說,這些年,他見過一些種植戶,為了急于發家致富,而亂用化肥、亂施農藥,也許會賺一時小錢,但終究都被客戶拋棄,敗下陣來。
蒯世軍和他的合作社,一直秉承“錢可以不賺,質量是關鍵”的種植宗旨,使他們的產品也因此常處于市場銷售頂端。
在公司電子地圖銷售網絡上,我們看到,他們的蔬菜已覆蓋全國所有省、直轄市,部分遠銷到韓國、日本、俄羅斯……
遠銷這么多地方,一方面是質量美譽的傳播,一方面是蒯世軍多年積累行業經驗的作用。他說,他種菜不跟風,而是根據他對市場評估來定。他每年都要到全國各大批發市場和經銷商處走動,隨時掌握一手交易信息,前年,當各地棄種蓮花白時,他大量種植,當年4月市場賣價超過了每公斤3.5元。
去年,他公司還出口200多噸大白菜到韓國。誰都知道,韓國人愛吃大白菜,同時,韓國又是世界上大白菜主產地,可他公司硬生生的以高于國內兩倍價,而把白菜賣給白菜主產國。究其原因,蒯世軍說,種植市場要按需供貨,供貨就供好貨。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有我優。去年,韓國大冷,凍死了一大批白菜,選擇外國進口,能不首選我們的嗎?
……如今,合作社傳來好消息,他們的花菜,又順利擠上了一帶一路的歐州班列。
“寶劍鋒從磨勵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興龍蔬菜專業合作社,在蒯世軍的帶領下,不斷發展壯大,也給社員們帶來良好的收益。據不完全統計,每戶入社的社員,比入社前,平均每年要格外多增1萬余元。
與此,他們還不斷地探索創新模式,2014年成立全國首家蔬菜質量安全聯盟,蒯世軍當選聯盟理事長,從生產源頭上解決了蔬菜質量安全,有計劃的從事生產經營,避免了盲目跟風種植而造成產品滯銷,提高了合作收益,有效利用了土地。為此,合作社被選入全國農村雙創雙建示范點,進入了國家農產品溯源平臺,并被評為四川省省級示范合作社。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