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8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本報記者 楊丹丹
“此生第一次出國,沒想到就去了埃塞俄比亞、津巴布韋、俄羅斯三個國家,而且是專題考查農業。我的收獲真是太大啦!”從事食用菌研究、推廣、生產、銷售的安徽肥西縣花崗鎮的丁倫保,怎么也沒有想到第一次出國就“跑”得這么遠。
丁倫保從事食用菌研究有35個年頭,在多個省份給農民培訓過食用菌生產技術,并建立起食用菌生產基地。在食用菌栽培技術上,他研究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開展了6項技術研究獲得成功。特別是他研究出的“利用長稻草秸稈立體栽培食用菌高產新技術”和“利用秸稈露天大田栽培幸福菇新技術”,不僅為農作物秸稈利用找到新出路,更是對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有力推進。該技術已通過安徽省科技廳成果鑒定,技術水平已達到國家領先水平,并獲科技進步三等獎。該技術現已輻射8個省36個縣,受益農民1.5萬戶,創產值8600萬元。
除了自己鉆研食用菌技術之外,丁倫保還將助農致富作為己任,每年有300多天都待在田間地頭,為農民現場解決種植難題。多年來,他撰寫了50多篇食用菌栽培技術的文章,有1.2萬多人接受過他的技術培訓,帶動5000多農民發展食用菌而脫貧致富。
作為一名左臂殘疾的創業者,丁倫保深知殘疾人生活工作的不易。他把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心得都無私傳授給殘疾人朋友。為了方便外地殘疾人學習食用菌生產技術,還開展函授及網絡培訓,目前有四川、貴州、湖南、河北、山東、云南等省的殘疾人參加函授培訓。為更好更快地在殘疾人家庭中普及食用菌技術,丁倫保還親自編制了20種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教材。教材中理論闡述少、實用指導多,特別適合農村殘疾人使用,而且只要殘疾人有需要,老丁就免費發放給他們。
2017年8月,在安徽省政府支持下,受安徽省農委邀請,丁倫保前往埃塞俄比亞、津巴布韋、俄羅斯等國家考查食用菌生產,并深入到多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及栽培戶調研,和企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種植戶進行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交流。丁倫保發現,這幾個國家食用菌生產剛起步,食用菌生產技術落后、沒有專業人員、生產規模較小、品種單一、大部分食用菌產品仍靠進口。
“這些國家的自然生態環境比較好,非常適合發展生產食用菌。生產原料資源豐富,農作物秸稈多、糞便多,勞動力便宜、成本低。”丁倫保十分看好埃塞俄比亞、津巴布韋、俄羅斯等國家食用菌發展前景。他根據自己的實力,結合當前中國食用菌發展形勢,2018年計劃在埃塞俄比亞、津巴布韋、俄羅斯等國建立安徽首個食用菌生產跨國企業,總投資300萬美元,投資主要以技術、菌種、生產設備等為主,適當投資一些現金,重點是把生產食用菌的先進技術和運作模式推廣到到國外。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