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光明日報
“三不怕”村支書沈彪:讓鄉村更美麗
作者:本報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北管村在20世紀80年代一度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1958年出生的沈彪,從19歲開始就在這里工作,從民兵連長、團支部書記、農副業大隊長,當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在村里工作了41年,干了32年村支書。
這位村支書出了名的“三不怕”:事情不怕難,就怕自己感到煩;事情不怕雜,就怕每天不去抓;事情不怕多,就怕自己常常躲。靠著這“三不怕”,沈彪帶領北管村從窮村變成了富裕村、幸福村,破解了一個又一個社會治理難題。
用一句話總結這32年的村支書工作經歷,沈彪說:“前20年抓招商引資,后10年抓社會治理!眴査猩桃Y和社會治理哪個難?沈彪反問:“哪個不難?”他告訴記者,1995年,小小的北管村造起500畝的工業園,一時引起轟動。當時北管村對外連接的只有一條寶安公路,很多企業不愿意來,村干部們磨破嘴皮子才把他們請來。如今,北管村年可支配收入已達2400萬元。
“成長的煩惱”也隨之而來。企業一家家開,來滬人員一撥撥來,大量社會治理難題隨之產生。沈彪說起一個小細節:村里企業多了,很多人上班路上吃完早餐就將包裝袋隨手一扔,村里的明和路上幾年前天天早上扔滿白色垃圾。事實上,社會管理的新問題遠不止這些。
北管村戶籍人口2400余人,外地來滬人員近1.2萬人,人口管理難、基礎設施欠缺、公共服務不到位、環境污染擾民等,村民怨聲不斷。北管村開始反思,一方面,村里不斷擴容水電系統,修路橋、植綠化、布設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拆除違法違章建筑,徹底清理河道水系;建立社會治理三級防控體系。另一方面,嚴拒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業,逐步調整產業結構;建立產業園區,吸引電子商務、家居品牌和新能源汽車等“四新”企業。與此同時,村兩委工作重心從注重經濟發展向同步加強社會治理轉變,推進服務升級,找準服務民生的“落腳點”。
這些工作,每一條推進起來都不容易,一條條落實下去靠的是“三不怕”精神。在北管村,不少村民對沈彪等村干部的評價都是“閑不住”。一有空,他們就喜歡在村里轉悠,發現什么問題就要求相關干部馬上處置。最近3年來,村委會通過走訪傾聽,梳理出包括積水點改造在內的43項為民實事工程,總投資約1700萬元,村容村貌大為提升。以投入100多萬元的小廚房整治為例,將村民用木板或鐵皮搭建的簡易廚房拆除后重建,不但消除了安全隱患,還改善了居住環境。在沈彪看來,“這些都是民生問題,要主動發現和解決!
在這里,很多村不愿管的難題都得到妥善解決。農村出租屋外來人員人去房空是常有的事,有顧慮的房東往往不敢破門而入。北管村規定,3個月后仍找不到人,且長期拖欠房租,聯勤隊員、村民組長、房東同時在場,打開房門清點物品、列出清單,房東就可租給他人。
遇到難題村干部不躲,村民們也主動站了出來。在北管村,“人人是主人,人人有責任”的共治氛圍已然形成!爱斍稗r村經濟社會的新特點,使得基層群眾工作面臨新的挑戰!痹谏虮肟磥,企業轉型帶來新的挑戰,農村治理帶來的壓力也與日俱增。在開展社會治理工作過程中,要以抓好隊伍建設為抓手,將黨建工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著力提升村級自治能力。
目前,北管村黨總支共有黨員152名,下轄7個黨支部,其中“兩新”黨組織4個。村里創建了“三級”響應運作模式,劃定“三分鐘”響應圈,確保村域問題“即發現、即處置”。黨員、志愿者都編入村道路保潔、治安巡邏、矛盾調解等多支服務隊伍中,鼓勵具有家電維修、水電維護、個人護理等特長的群眾參與村級志愿服務,使村民自治常態化,村組和諧長效化,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居民共建共享的大服務格局。
“不怕煩,就沒有難事;不怕雜,凡事理得順;不躲避,人人是主人!弊鳛槿珖舜蟠淼纳虮胝f,生在農村,工作在農村,農村是他的感情所在,農村的變化時時刻刻牽動著他的心。他說,深化農村改革,建設美麗鄉村是他的最大期待,建議有關方面幫助編制村莊建設規劃,把百姓的宜居家園早點規劃好,將美麗鄉村建設落實、落細,取得實效!斑M入新時代,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更上一層樓!鄙虮胝f。
(本報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