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6-03 作者:佚名 來源:河南日報
5月末的河南沈丘縣周營鎮,陽光熾熱,麥浪翻滾,一臺臺大型聯合收割機、麥秸打捆機馳騁在麥田中。
“我們種植的‘百農4199’,在小麥特派員的幫助下喜獲豐收,畝產比其他品種多100多斤。尤為可貴的是,今年沈丘縣及周邊地區經歷了年初凍害、灌漿期遭遇50年難遇高溫和持續干旱的三重極端氣候考驗,取得這一成績十分不易。”5月31日,當地的久酒中梁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示范基地負責人覃兵自豪地說。
“我種了200畝小麥,收成不錯。”眼前的豐收,讓沈丘縣六合種植農民合作社理事長孫賀榮喜上眉梢,“一靠好品種,二靠小麥特派員的細心指導。”
“去冬今春,在部分地區遭遇了溫度較高、病蟲害較多、凍害頻發且干旱少雨的特殊氣候條件下,我們服務團積極為種植戶提供優良品種、高效豐產管理技術、災害預防及農業機械化技術,對小麥穩產取得了明顯效果。”在麥收現場進行指導的河南省小麥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團長、著名小麥育種專家茹振鋼告訴記者。
茹振鋼解釋說,良種對單產提升的貢獻率在四成以上。但是,能否很好地掌握種子選育、生產、加工技術,能否把優質品種推廣到田間地頭,同樣直接關系著糧食生產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面對今年部分地區出現的惡劣天氣,小麥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主動出擊,大力加強相關技術推廣力度,對農戶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有效解決了小麥生產中因災害、病害引起的產量降低和品質下降問題,交出了一份抗天災保豐產的可喜“答卷”。
統計顯示,三年來,小麥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在全省示范推廣了優質高產新品種2000多萬畝、小麥種植管理配套新技術15項,帶動全省小麥增產20多億斤,增收20多億元。
“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十百千’工程,就是要按照‘需求精準、服務精準、對接精準’的要求,創新工作機制,精準對接并解決科技扶貧中的‘技術痛點’。”河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全省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還將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培訓,將現代科技嫁接進糧食生產,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使“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加速成為現實。
相關標簽:河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