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5-20 作者:佚名 來源:四川日報
“每天10輛三輪車輪流跑,拉1噸水保苗!5月19日,四川省古藺縣二郎鎮一處千畝高粱基地,種糧大戶李俊平頭一回調動“三輪車隊”來回10公里運水。不僅李俊平,二郎鎮1.2萬畝高粱種植地里,6000多畝高粱苗因缺水沒“長個”。“清一色都是10厘米高的個兒,去年這時候30多厘米高了,農戶急,我們也急!惫盘A縣二郎鎮農業服務站站長胡雪說。
高溫橙色預警仍在繼續。5月19日早上,成都、自貢、眉山、樂山的市、縣兩級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前一天16時,全國高溫排行榜上,四川在前10名中占了6席。
高溫天氣導致夏旱提前來到。全力抗旱保生產,四川多地在行動。
現狀:夏旱提前局地人畜用水告急
5月19日,記者在一份省氣候中心出具的5月初春旱監測分析報告上看到,四川省目前中度以上干旱主要在盆地西北和眉山、內江、自貢、甘孜州、攀枝花5市(州)局地。
今年春旱范圍接近常年,但夏旱卻比往年來得早,溫度也更高。“夏旱提早20多天就來了。”瀘州市古藺縣農技推廣中心工作人員陳曉東說,往年夏旱一般在五六月份,今年提前到了4月底,再加上高溫,高粱、玉米被烤死很多。
“我們喝的水,還得從隔壁鎮水庫‘借’,水得限時用!5月19日,自貢榮縣度佳鎮鴨子凼村村支書萬吉華說,由于干旱,村里人畜飲用水緊張,他們只好“借調”其他鎮的水庫放水。
內江市氣候災害監測系統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20時,全市145個監測站中,有137個站點達到氣象夏旱標準。
攀枝花同樣遭受旱情考驗。當地氣象部門預測,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全市將持續出現晴熱高溫天氣。目前,旱情已導致攀枝花全市河道斷流6條,水庫干涸34座,塘壩干涸195處,水利工程有效蓄水不足6000萬立方米,較多年同期減少36%。
自3月以來,巴中全市降雨同比減少29%,154個村莊、12萬人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巴中化成水庫蓄水量4845萬立方米,比正常蓄水量少了1720萬立方米,各區(縣)縣城水源地也處于全年蓄水量低位。“如果持續干旱,城市供水水源將不容樂觀。”巴中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影響:作物減產灌溉用水成本提高
人畜用水吃緊,灌溉用水更成為局部地區一道難題。
5月19日,眉山市仁壽縣騰贏量農業專合社負責人范琨的地里,前期栽種的玉米有的還沒有出苗,長起來的也干死了一片,他每天要多花2000元錢,從1公里外的龍水河調水!6個提灌站滿負荷運行,能保障1500畝水稻的插播。”范琨說,調來的水要先保水稻,玉米只有看情況再說。
仁壽縣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受旱情影響,全縣糧食作物播種緩慢,播種面積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萬畝。
同一天,瀘州市古藺縣不少村民放棄了對玉米的大面積“解救”,以重點保證當地經濟作物高粱的灌溉!叭h受災玉米救了三四成,高粱救了一半以上。”瀘州市古藺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陳曉東介紹,古藺部分受災鄉鎮動用幾乎所有的抽水機,以村集體為單位,3到5家一組從附近河流抽水,解決灌溉用水。
在綿陽市安州區,34萬畝水稻、8.35萬畝玉米和7.72萬畝經濟作物受旱災影響。“如果旱災不能緩解,將導致3.26萬畝夏玉米不能播栽!卑仓輩^農業農村局水利站站長吳敏表示。
“受旱情影響,200畝芒果減產了30%!痹谂手ǎ屎蛥^大龍潭鄉新街村的芒果種植大戶楊學斌很無奈,他正利用村上扶持修建的蓄水池儲水。
廣元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廣元市大部縣區春夏連旱,尤以劍閣東南部、昭化、利州大部、蒼溪南部較為嚴重,干旱造成夏玉米栽種受阻,蔬菜和大量經濟作物生長受影響、減產等。
行動:聯合抗旱開辟電力“綠色通道”
“有五六十戶需要蓄水池,只要提出缺水的用電需求,我們都抓緊施工,爭取早日通電供水!边@幾日,廣元市朝天區曾家鎮石燭村,施工人員正在栽電桿、準備架線。國網廣元供電公司曾家供電所副所長徐克勇表示,當地的蔬菜種植用水將得到解決。
瀘州也在為抗旱保電提供“綠色通道”。國網古藺縣供電公司、國網敘永縣供電公司為保障農民抗旱農灌用電提供24小時搶修服務,快速辦理涉及調水、提水、飲水及農業抗旱排灌用電業務等。
自貢榮縣成立21個由鎮、村組干部和農技人員組成的抗旱服務隊,深入受災村(社區)田間地頭、水庫渠系實地查看旱情。
不少市(州)按輕重緩急、先遠后近等思路,科學用水、用設備。
眉山市仁壽縣協調引導塘湖堰經營業主向農業種植區適當供水,供水緊張時將暫停用水量大的非生活用水單位供水,縣水利局計劃收回全縣99座。ㄒ唬┬、。ǘ┬退畮斐邪鼨啵y一調度;內江市市中區水利局(防汛辦)按旱情“先重后輕”“缺設備有需求”的原則為鎮(街)提供柴油抽水機組、水管等抗旱設備;綿陽市安州區合理安排引水方案,先引灌區尾水,上游灌區管控用水,盡量為下游補充蓄水。
水庫調水、調車送水、人工降雨等常規方法,也頻頻“露臉”。
內江市市中區水利局從5月以來,僅黃河鎮水庫就通過左、右干渠供水300多萬方,通過多方努力,全區共抗旱澆灌面積5.213千公頃,臨時解決1.3萬余人、1700余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攀枝花調劑送水車輛1061臺次向重點旱區定點送水,保障3.12萬人的最基本用水;綿陽市實施人工降雨作業87次,增加降水約4000萬方,臨時解決9.12萬人和4.03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澆灌農田33.9萬畝。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