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5-15 作者:佚名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付建大哥,這幾天我打算出售幾頭牛,你是老牛倌,幫忙介紹幾個合適的買家吧?”5月11日一大早,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太山廟鄉一峰村退役老兵馬付建,剛起床就接到梁溝村養牛大戶賈明奇的電話。
今年65歲的馬付建,1981年退役后一直在家務農。在那“點燈靠油,耕地靠牛”的年代,馬付建飼養黃牛以備耕田之需。隨著市場化快速發展,飼養黃牛慢慢轉向了商業化,馬付建也調轉風向,依靠養牛“老把式”手藝,飼養了一群黃牛,靠出售牛犢和育肥增收。
“我和老伴年齡大干不動了。現在養了14頭牛,一年能收入4萬多元,屬于小打小鬧型,但也自給自足,生活上不用向子女們伸手要錢!”馬付建豪爽地說,“今年春節過后我賣了幾頭育肥牛,賺了萬把塊錢。”
馬付建育肥黃牛在當地頗有名氣,附近村養牛大戶紛紛過來取經,對此馬付建來者不拒,熱心傳藝。目前,一峰村黃牛養殖產業輻射周邊3個行政村,僅馬付建就帶動了10多戶群眾,年存欄量達100多頭。馬付建幽默地說,這是他的“黃牛兵團”。
“養牛是個又苦又累的差事。20多年來我悟出一些門道,必須苦干加巧干。賺錢的方法是一高一低一穩定,就是低價買進半成品牛,育肥后高價出售,常年保持存欄牛群數量穩定,這樣才能保證投入低、見效快、收益高。”馬付建道出了養牛致富的秘訣。
“要想致富快,全靠土秀才!馬大哥養牛摸索出一套致富經,牛養得膘肥體壯,看了讓人很眼氣,我心里很服氣。”50多歲的賈明奇前年春季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后,身體沒有之前好,無法外出務工,就萌發了在家養牛的想法。他找到馬付建求教取經,果然從中得到致富“真經”。
“我倆原來不熟識,生怕他不傳經。誰知上門后,馬大哥熱情接待,悉心傳技,我家能養牛賺錢,全是馬大哥的功勞啊!”賈明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馬付建的幫助指導下,賈明奇從4頭牛起步,繁育了一大群黃牛,依靠養牛“牛氣”起來。去年賈明奇出售黃牛10多頭,存欄12頭,賺了7萬多元。現在,賈明奇家黃牛存欄15頭,出售9頭,賺了3萬多元。
一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高祥因病致貧,近幾年在馬付建的指導下發展養牛,去年賺了3萬多元,僅養殖一項人均收入1萬多元,成為村里“志智雙扶”標兵,還受到了鄉政府的表彰獎勵,獲得縣里“星火計劃”產業發展金獎。今年,南召縣持續實施“星火計劃”鼓勵發展產業,高祥家現存欄黃牛10多頭。
“現在,農村禁止秸稈焚燒,養牛飼料有保證,市場行情穩定,發展南陽黃牛是一項穩賺不賠的黃金產業。今后我要帶領鄉親們多養牛,發動群眾家家戶戶養牛,爭取每家存欄10到30頭,讓鄉親們家家增收有門路,戶戶致富有錢賺,個個變身高富帥。”馬付建對養牛業充滿信心。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