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5-14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網
連日來,隨著氣溫回升,山西各地抓住有利時機,掀起植樹造林高潮。在大寧縣曲峨鎮白村一處溝底內,60多歲的貧困戶馮還堂正和村民一道揮動著鐵鍬整地刨坑,準備栽下樹苗。“3個小時挖了30多個坑,一個土坑1.5元,這一早上40多塊錢到手了。”馮還堂說。
“以前為了生活,我下過煤窯,賣過豆腐,常年在外奔波還是受窮。如今在家門口靠種樹,一年能收入1萬多元,僅此一項,就能讓一個三口之家脫貧。”馮還堂說。
據大寧縣林業局局長馮曉明介紹,目前大寧縣已成立37家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共有社員1991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78名,2019年共種植20多萬畝經濟林和生態林,人均年勞務收入超1.5萬元。
素有“三川十塬溝四千,周圍大山包一圈”之稱的大寧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生態脆弱和貧困高發在這里疊加。如今,荒山變綠林,惡劣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漫山遍野的生態經濟林也成為當地貧困戶的“綠色銀行”。
大寧縣的變化是山西推進林業生態扶貧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缺林少綠、生態脆弱、脫貧任務較重的山西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創造性地將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相結合,探索“一個戰場”同時打贏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在山西58個貧困縣,“合作社+貧困戶、政府購買式造林”的生態扶貧模式“遍地開花”:由貧困戶組成造林專業合作社直接參與造林工程,驗收合格后,政府以購買社會化服務辦法回購林地,貧困戶賺取勞動報酬,通過對林木進行長期管護,貧困戶還可再獲得一份管護收入,增綠增收實現“雙贏”。
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山西省已組建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3378家,吸納貧困勞動力7萬余名,累計完成造林820多萬畝。
嵐縣會里村貧困戶賈引民過去每年起早貪黑、風里雨里,辛勤勞作一年,打不了多少糧,掙不了幾個錢。這幾年,村里退耕還林,自家的承包地入股造林合作社,老賈既栽樹又護林,一個月就掙3000多元,年過六旬娶了媳婦成了家。
“我做夢也沒想過,打了大半輩子光棍,活到快70歲了,還能娶上媳婦,過上一進門就有熱飯熱菜的日子。”賈引民說。
在山西廣袤的黃土地上,一座座荒坡披上了“綠裝”,越來越多像賈引民一樣的貧困戶脫下了“窮帽子”,過起了好日子。
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云龍表示,最新森林年度清查結果顯示,山西省森林覆蓋率達到22.9%,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各地聯動實施退耕還林獎補、造林綠化投工、森林管護就業、經濟林提質增效和特色林產業綜合增收等林業生態扶貧五大項目,惠及52.3萬貧困人口。
相關標簽:山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