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24 作者:佚名 來源:廣西日報
4月的廣西百色市德保縣霧鎖群山,春意盎然,走進那甲鎮大章村聯合發展桑蠶產業示范園,幾百畝連片桑田郁郁蔥蔥。“全鎮8個村800多戶貧困戶,單桑蠶這一項,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該鎮黨委書記李萍說,示范園集合了全鎮力量,把分散的經營集中起來,按照標準化管理,做強了產業,實現扶貧效益的最大化。
2015年以來,德保聚焦“5+2”“3+1”等特色扶貧產業,以農業核心示范區、產業基地、田園綜合體等為載體,推動扶貧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確保貧困群眾有增收、能致富。目前,德保柑橘種植面積達14.3萬畝,比2015年增4.8萬畝;桑園6.3萬畝,比2015年增5.9萬畝;山楂7.24萬畝,比2015年增4.94萬畝。全縣發展特色產業的貧困戶覆蓋率接近100%(無勞動能力者通過入股分紅形式參與)。
區域抱團,小產業變大。圍繞柑橘、山楂、桑蠶、生豬、糖料蔗、肉雞、八角等特色產業,該縣采取“1125”(一個黨支部引領,打造一個產業基地,實現貧困戶、貧困村集體經濟雙覆蓋,用好創業致富帶頭人、龍頭企業、技能培訓、資金政策、金融保險5大要素)模式,實施規模化種植、區域抱團發展。目前,該縣累計有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389家,有自治區級核心示范區1個、市級示范園1個、縣級示范區3個、鄉(鎮)級示范園13個、村級示范點121個。
能人帶動,貧困戶變富。該縣通過開展“云山夜校”“黨旗領航+”系列活動,引導黨員帶頭參與產業發展。同時,發揮黨組織“雙培雙帶”作用,把致富能手發展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目前,全縣經過自治區級培訓并獲得結業證書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共有267名,帶動1591戶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實現增收脫貧。農建獨是那林村委會副主任,他通過種桑養蠶實現致富,去年承包上河村200畝地種桑。“根據縣里的安排,我現在負責帶動上河村發展產業。”農建獨說,除確保上河村今年有3萬元村集體收入外,還帶動53戶貧困戶創業增收。
創出品牌,土特產變強。扶貧產業由弱變壯,品牌化是必經路徑。該縣的德保臍橙、德保山楂、德保黑豬、德保矮馬等產品,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德保超越農業有限公司柑橘產業基地等8個基地、德保臍橙等9個產品,通過農業農村部無公害產地認證。全縣臍橙、砂糖橘、沃柑等水果預計年產量17.5萬噸、產值10.5億元,帶動貧困戶1510戶5889人年人均增收4906元。“品牌是最好的通行證,名聲打出去了,我們的果不愁賣。”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農全歡說。
據了解,該縣扶貧產業由弱變壯,還引來了加工企業的落戶。目前該縣已有廣西實味有限公司、廣西德保縣江緣繭絲綢有限公司等加工企業。實味公司的山楂系列產品成了德保旅游最佳“伴手禮”;江緣繭絲綢公司年產白廠絲600噸,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7億元,上繳稅金800萬元,解決當地700多人就業問題。
相關標簽:德保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