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17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重慶考察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一年來,重慶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團結帶領全市干部群眾,以強烈的擔當、有力的舉措推進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2019年,重慶市實現4個縣摘帽,33個貧困村、11.44萬貧困人口脫貧。至此,該市1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4個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全部摘帽,191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12%。
因人因戶解決突出問題
石柱縣中益鄉貧困戶譚登周回想起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家里來視察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2018年,譚登周在勞作時摔下河,導致全身多處受傷,16萬元的巨額醫療費一度讓原本困難的家庭愁眉不展。由于享受到了扶貧政策,譚登周個人只承擔了一小部分醫療費。此外,政府還將他家的房屋加固裝修,如今,他和家人已經住上了新房,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因病致貧始終是脫貧道路上的“攔路虎”。對此,重慶建立起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為基礎,商業補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扶貧濟困醫療基金、健康扶貧醫療基金為補充的“三保險”“兩救助”“兩基金”多重醫療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分級診療、“一站式”結算和“先診療后付費”。截至目前,重慶市貧困人口大病救治率、家庭醫生慢病簽約服務管理率、重病兜底保障率均達到100%;貧困人口縣域內就診率達96.96%。2019年,全市因病致貧戶較2018年減少79.8%。
重慶還投入資金在貧困區縣改擴建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14個原國家級貧困區縣的人民醫院和中醫院均達到二級醫院標準。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課”成為學校授課新形式。為保證學生“停課不停學”,石柱縣教委聯動當地各部門企業,為部分貧困學生、困境兒童贈送了820臺手機,同時,為部分鄉鎮建立5G基站。目前,當地通過不同方式、不同平臺開展網上教學的覆蓋率已達100%。
為了精準實施貧困學生資助,重慶還開發了重慶籍建卡貧困大學生學費資助管理系統、高校大學生資助統發管理系統、中小幼學段學生資助跟蹤管理系統,建立特殊困難群體學生數據庫,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落實資助資金。疫情期間,重慶給予困難家庭學生相應補助,據重慶市財政局介紹,目前全市已下達各類學生資助資金31.94億元,保障貧困學子疫情期間的學習和生活。
產業扶貧帶動持續增收
扶貧先興業。
又是一年春來到,豐都縣三建鄉一片片竹林地里,春筍一茬接一茬往外冒。這個曾經被列入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的偏遠山鄉,如今變為有著8000余畝竹林的綠色家園。
近年來,三建鄉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雷竹種植,打造筍竹示范基地,將荒山變成了竹海,竹筍也成了群眾的“搖錢樹”。今年,三建鄉的鮮筍產量將達到4萬多斤,僅銷售收入就可以助農增收20余萬元。如今,18個貧困鄉鎮發展扶貧產業1007萬畝,創建“一村一品”示范村242個。
城口縣修齊鎮原來的產業只有錳礦,脫貧攻堅以來該鎮大力發展花菇種植產業,與綠創香菇公司合作,按照“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建立了修齊鎮花菇產業扶貧車間。經過多年的探索,花菇成為修齊鎮最具代表性的扶貧產業。2019年全鎮共發展花菇菌棒100萬袋,帶動了全鎮90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致富。
去年以來,重慶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激發鄉村振興動力活力,組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21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297個,引進龍頭企業118家,建立“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7000余戶;實施財政扶貧資金“改補為投”,落實財政資金股權化改革近1.8億元,受益貧困戶達6000余戶;量身定制“產業脫貧保”,全面覆蓋貧困人口產業發展風險,承保貧困戶9803戶,已支付賠款24.17萬元。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脫貧致富有了新途徑。近年來,重慶深化電商扶貧,成立電商扶貧聯盟,培育農村電商帶頭人,貧困區縣實現農村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長74.16%。
“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大力發展貧困地區農產品電子商務是目前的重要任務!敝貞c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各貧困區大力開展“重慶品牌農產品上京東行動”,積極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入駐“巴味渝珍”電商平臺。
重慶扶貧攻堅產業方興未艾,特色產品不斷推出,帶富了眾多巴渝兒女。
美麗鄉村“面子”靚“里子”實
要想富,先修路。
奉節縣平安鄉距離縣城90公里,從鄉政府駐地到縣城需要兩個半小時車程,而地處偏遠的桃樹、長坪、向子3個村的近3000名村民到鄉里辦事,則需輾轉耗費4個小時車程。
為此,奉節縣加大平安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國省道改造48.7公里、重要連接道14公里、“四好農村路”通組公路236公里,實現了“村村通、組組暢、戶戶聯”的“四好農村路”路網。記者了解到,重慶市目前已建成“四好農村路”2.5萬公里,新增4065個村民小組通公路、8426個村民小組通油路或水泥路,18個深度貧困鄉鎮對外通道穩步實施、通組公路已基本完工。
安居才能樂業。在彭水縣大埡村唐家壩,只見整齊干凈的農房錯落有致,青山綠水交相輝映。“我們趕上了好政策,如今住上了安全舒適的新房子!必毨敉趺餍⒄f,他和妻子都是殘疾人,曾住在危房里,生活極其困難。2013年房屋完成了改造,2019年通過殘疾人建房項目新建廁所,住房配套不斷完善,王明孝全家重新點燃了新的希望。
“農村危房改造是‘住房安全保障’的主要方式!敝貞c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稱,為了強化住房安全,重慶落實“全面摸排、全面鑒定、全面改造”政策,制定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實施方案。2019年,國家下達重慶市四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31700戶,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計完成39042戶,占年度任務的123.16%,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實現動態消除。
記者從市財政局了解到,今年重慶扶貧資金一是支持全面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二是支持開展產業、就業、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衛生健康、“志智雙扶”等十大精準幫扶行動。兩年來,各類財政資金、幫扶資金、金融資金、社會資金近100億元,集中用到18個深度貧困鄉鎮。
公路暢達通四方,山美水美人更美,一幅幅新時代美麗鄉村的畫卷正在巴渝大地徐徐展開。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