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10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4月3日,行走在河南信陽南灣湖畔,一望無際的茶山映入眼簾,山清水秀,春茶飄香,采茶姑娘在山間茶樹中采摘著茶葉。茶山之上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
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原產地的信陽市,2019年,全市茶園面積213.8萬畝,茶產量7.2萬噸,總產值122億元,從業人員達120萬人。因地處河南南大門,與湖北毗鄰,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市春茶生產產生了較大影響。同全國其他產茶區一樣,信陽面臨采茶工招募困難、流動資金短缺、茶葉銷售受阻等問題。
如今,茶產業早已成為大別山革命老區信陽振興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在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信陽市委、市政府提前科學研判,制定對策,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茶生產工作,化危機為機遇。截至目前,全市春茶全面采摘,1300余家茶企全面復工復產。
政府牽頭,早部署積極應對
“說實話,今年新茶開采之前,很多茶企普遍面臨防疫物資、用工、資金短缺等問題,心里真都沒底!”2月初,信陽市浉河區嘉木飲茶業公司負責人陳曦心里一直打鼓,“我們流轉了300多畝茶園,公司和茶農的主要收入要靠春茶,真不知道春茶開采時該咋辦?”
與此同時,自2月起,信陽市就高度關注春茶生產工作,市主要領導深入茶區查看春茶生產準備工作,對做好疫情下全市春茶生產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每周召開的市長辦公會專題研究解決全市春茶生產面臨的用工、資金、銷售等突出問題,先后印發一系列指導性文件,確保全市春茶生產平穩有序進行,這也讓陳曦懸在內心的石頭落了地。
3月28日,在浉河區南灣湖畔的文新茶村,2020年中國·信陽毛尖開采儀式暨第九屆文新春茶節在這里舉行,信陽市市長尚朝陽面對鏡頭,端起一杯信陽毛尖茶做起了直播推介:“我們希望能夠把清香的茶、健康的茶奉獻給全國人民,也希望大家能夠經常品嘗到信陽毛尖。”
為解決茶企的實際困難,信陽市財政拿出專項資金,作為風險補償金,用于茶企春茶生產貸款擔保和貼息。積極協調轄區各級金融部門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降低貸款門檻,簡化貸款流程。截至目前,已有10多家金融機構投放貸款4億多元,茶企茶農生產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已基本解決。同時,協調保險企業為采茶工提供人身意外保險服務,由市縣(區)財政適度補貼。
為推進茶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信陽市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擴大中低檔茶葉生產,推廣大眾好茶,開發紅茶、白茶、青茶等茶類,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我們還在積極嘗試延長茶產業生產鏈條,有多家茶企業研發了茶護膚品等產品,拓展了茶樹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對茶葉生產頗有研究的浉河區譚家河鄉人大主席劉永說。
包車采茶,多途徑組織招工
“疫情期間,我和8個老鄉聯系想去信陽采茶,由于交通停運,租車路費又太貴,萬般無奈只有求助于您……”3月19日,駐馬店市西平縣委書記聶曉光收到了來自該縣師靈鎮牛集村村民于新杰發來的短信。
聶曉光收到信息后,立即安排縣人社部門對全縣往年前往信陽采茶人員情況進行摸排,并積極與信陽主產茶區對接,根據人員數量,有序組織大巴、小型面包車等交通工具,“點對點”從西平往信陽輸送采茶季節工。讓于新杰都沒想到的是,全縣和他一樣的1000多名農民工前往信陽采茶就業的難題因此得到了妥善解決。
為把疫情對春茶生產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信陽市林茶局、人社局、浉河區政府等單位多次協調解決春茶生產工作面臨的問題。在春茶采摘用工上,一方面,摸清用工需求和當地勞動力資源底數,引導本地勞動力就近就業,引導茶企、茶葉專業合作社和茶農采取“互助式”生產模式,相互協助采茶、生產;另一方面,人社部門發布用工信息,主動與常年合作的周邊地市對接,先后組織50多個工作組赴駐馬店、許昌、平頂山等地開展駐點招工,組織采茶工“點對點”來信陽采茶,讓采茶工出家門進車門,出車門到茶園,“一站式”運送解決用工問題。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經過信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籌協調,全市積極保障采茶工的防疫物資供應,科學安排采茶工食宿,網格化包片采摘,避免人員聚集,及時確保了春茶生產安全。目前,全市缺口的50萬左右采茶工已基本到位。
在浉河區白龍潭茶園基地,豫信茶業公司總經理程繼東介紹:“在政府部門協調幫助下,3月23日至24日‘點對點’從新蔡縣、汝州市組織了107名采茶工前來采茶,我們給采茶工包吃包住買保險,讓他們放心在這兒采茶,因此我們也有信心應采盡采、應收盡收,讓春茶不減產、茶農不減收。”
線上線下,多元化拓寬銷售
往年許多來信陽品茶、買茶的客商,今年受疫情影響不能來實地采購。為此,信陽市積極引導茶企茶農轉變營銷理念,由傳統的產地銷售、門店銷售、茶旅游體驗式銷售等模式向電商營銷轉變,借助網絡平臺宣傳推介信陽毛尖,拓展銷售渠道。
作為茶葉界龍頭企業的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除了門店銷售之外,線上銷售已成為其重點銷售渠道。“穩固老客戶的同時,我們改變思路,將線下銷售轉到線上,讓線下各大門店店長通過抖音等平臺進行直播銷售,目前效果不錯。”文新茶葉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劉文新說,“我們除了重點發展中高檔綠茶和紅茶,還準備繼續細化產品,推出線上產品和線下產品來擴大銷售面,彌補疫情給茶葉市場造成的損失。”
搭建平臺促銷售,信陽市商務、供銷部門多次召開電商平臺對接會,對茶企茶農開展培訓,搭建線上銷售平臺,引導鼓勵茶企茶農進行網絡銷售,幫助茶企茶農解決茶葉銷售問題。同時,借助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全國重點產茶縣銷售窗口”,推薦重點茶葉龍頭企業進駐,及時向全國發布春茶供求信息,促進產銷對接,打開銷售渠道,實現“點對點”直接采購。
逆境之下求發展,豫信茶產業有限公司第一時間擴充了網絡銷售團隊,與京東、淘寶等建立合作,深挖線上市場,采取多種模式開展茶葉預售。“自從搭上了電商快車,每天生產的茶葉直接照單發貨就行,再也不為賣茶葉發愁了。隨著疫情形勢好轉,我們還開發了茶鄉游項目,已經接到了多批前來游玩的訂單。”程繼東說。
為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信陽市還積極利用國家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專項資金,幫助茶企業借助“一帶一路”發展機遇,擴大茶葉出口。同樣,聯合河南省茶葉商會發布了《關于“幫扶信陽毛尖春茶產銷,助力疫區經濟恢復”的倡議》,發動全省茶商積極對接支持信陽茶區,實現“點對點”直接采購。
當前,信陽市春茶生產已全面展開,在當地政府和龍頭企業的保障和帶動下,今年信陽春茶生產和農民增產增收增效基本不受影響,因疫情原因,采茶用工成本略微增加,茶葉價格比往年略高。“疫情終將過去,春天已經來臨。現在正是信陽茶香四溢的最美時節,歡迎大家到信陽走走,看紅看綠看藍天,品山品水品毛尖。”尚朝陽向大家發出誠摯邀請。
相關標簽:信陽市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