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3-04 作者:佚名 來源:河北新聞網
“各位老鄉注意一下,當前的形勢大家已經看到了,今天嘞,在這里跟大家提幾點倡議:第一,不要恐慌,但是要保持高度警惕……”
抗擊疫情期間,河北省邢臺市威縣公眾號“掌上威縣”發布的一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喇叭”倡議視頻在網上走紅,被贊是“最抒情的‘大喇叭’喊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北省各地與威縣類似的“大喇叭”廣播還有很多,喊話人說著各地方言,或情緒激昂,或娓娓道來,警示村民不要外出、聚集,不要信謠、傳謠……一時間,“大喇叭”成了疫情防控的“農村好聲音”,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接地氣又管用
打通“最后一公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在地處偏遠的廣大農村地區,由于網絡覆蓋差、接收信息渠道有限、老年人口多,村里的“大喇叭”承擔了疫情防控宣傳的重任。
這次疫情防控中,保定市的“大喇叭”響得快、傳得廣。全市農村大喇叭廣播系統覆蓋23個縣(市、區)5119個行政村,共安裝34552只大喇叭廣播設備,把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防控疫情的科學知識送到千家萬戶,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村村通”。淶源縣小北關村的一位村民聽著“大喇叭”廣播內容,對前來采訪的筆者表示:“這應急廣播大喇叭真是好,說新聞,講政策,宣傳防疫知識,想聽啥,就有啥,不用出門兒啥都知道啦!”
滄州市目前共有“大喇叭”6380只,覆蓋5663個行政村、783.3萬人口,實現了農村“大喇叭”全覆蓋。為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滄州的“大喇叭”每天多次響起,充分利用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循環播放相關信息,每天播放時長不少于8小時。通過延長播出時長、增加播出密度,該市的農村“大喇叭”起到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
保定市阜平縣、淶源縣的基層廣電人沖在宣傳抗疫第一線,保證“大喇叭”正常發聲。邢臺市臨城縣通過“大喇叭”宣傳疫情防控常識,提高村民對疫情的認知度,有力推動了防疫工作的順利進行……“大喇叭”響起來的背后,是無數廣電人的艱辛付出。
主動作為
打通鄉村微循環
1月24日,我省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省廣播電視局認識到“大喇叭”系統、應急廣播系統等農村廣播設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中的重要作用,立即部署,迅速行動,先后印發有關通知,對利用已建成的農村廣播設施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提出了明確要求。
全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共啟用“大喇叭”17萬余只,覆蓋4萬多個行政村和4000多萬農村人口,做到了疫情防控“村村宣,村村知,村村行”。
冀云·融媒體平臺是為各級宣傳管理部門、省市主流媒體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各項業務開展提供技術支撐、運營維護的省級云平臺。在《冀云·河北戰“疫”》大型網絡系列直播節目中,長城新媒體集團依托冀云·融媒體平臺的聚合傳播優勢,統籌協調省內50余家市縣融媒體中心,聯通各市縣媒體渠道,尤其是通過借助配置信息接收器的鄉村“大喇叭”,同步共享直播音視頻信號,打通了疫情防控宣傳和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不可替代
通俗易懂接地氣
高陽縣西河村的順口溜樸實親切:“西河村民聽我言,病毒侵害在眼前。天不怕來地不怕,就怕家人受牽連。新冠肺炎不可怕,就怕大家不聽話……”
南宮市的三句半《共戰疫情》鏗鏘有力:“本來馬上庚子年,江城疫情突來襲,總書記英明決策好,齊奮戰……”
盧龍縣后西街村的快板通俗易懂:“今年春節不一般,嚴控疫情防擴散。各位鄉親聽我勸,自我防護保安全。春節期間別串門,手機聊天來拜年……”
這些用本地方言演繹的、別出心裁的民間創作講實話、接地氣、有人情味,老百姓愿意聽,宣傳效果立竿見影,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喇叭”宣傳中獨特的風景線。
我省接地氣的“大喇叭”宣傳得到國家廣電總局的肯定:“河北各縣區、鄉鎮每天多時段播放防控倡議書、科普知識,加強正面引導;組織創作通俗易懂、便于群眾接受的宣傳口號,增強傳播效果”。
相關標簽:河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