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2-09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商報
他大學畢業后放棄優厚的待遇,懷揣著振興鄉村的夢想回家鄉創業。他利用所學知識辦起了肉雞養殖場和西瓜大棚種植場,可還沒等他享受到收獲的成果,一場不明大火把雞場化為灰燼,西瓜大棚種植場土地塌陷……這些挫折并沒有讓他趴下,而是用自己頑強不屈的毅力書寫了新一代大學生的夢想和追求,展示了新一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心懷夢想苦鉆研
洪朝輝,河南省永城市城廂鄉洪崗村人,祖祖輩輩都在貧瘠的土地上耕作。他從小感受到了農村的落后和農民生活的艱辛,在學校讀書時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待學有所成后回鄉改變農村落后的面貌。”
艱苦的環境可以造就人,農村的艱苦環境也磨煉了洪朝輝的意志。洪朝輝懷揣著改變農村面貌的夢想,刻苦學習,2008年7月以優異的成績被山東省畜牧大學錄取。在大學期間,他如饑似渴地學習農業科技專業知識。他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學習,還廣泛涉獵課外知識,經常帶著冷饅頭在圖書館一待就是一天。有時候他也會與同學們去郊游,而同學們在嬉鬧拍照時,他卻找當地的農民了解養殖種植情況,細心做筆記,也會幫助農民解決養殖種植中遇到的問題。
洪朝輝在大學期間就認識到,建設美麗鄉村最關鍵的是讓農民富起來。要讓農民富起來有兩個途徑,一是充分利用好現代科技專業知識,采取多元化、綜合立體化措施提高土地肥力;二是利用高效養殖、種植技術以及塑料大棚的載體實現增收。
洪朝輝在學校一邊認真學習科學養殖和種植的專業技術知識,一邊迫不及待地將學到的知識經驗傳授給在老家務農的父親。在創新發展農業項目上,洪朝輝與父親商議后決定發展短平快的項目。在他的幫助下,父親從各方籌集30多萬元承包了當地的幾十畝土地,搞起一座肉雞養殖場,洪朝輝當上了養殖場的兼職技術員,利用課余時間為養殖場提供技術指導。
俗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這說明養殖的風險較大,一旦遇到雞瘟、禽流感往往會血本無歸。洪朝輝由于所學知識扎實,對于肉雞的養殖技術、疾病防治等不僅爛熟于胸,而且能夠靈活運用。他針對雞易患的疾病做了提前預防,其父親養的雞沒有發生過大的疫情。由于飼養得當,他父親養的雞長得快、肉味鮮美,很受消費者的青睞。通過實戰演練,洪朝輝的養雞技能也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辭職回鄉辦養雞場
2013年,洪朝輝畢業后被分配到青島市的某知名企業。工作沒多久,洪朝輝覺得在企業里難以實現他帶領父老鄉親致富的夢想。
隨著洪朝輝視野的不斷開闊和學識的增長,他深深地認識到,只有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借鑒現有的科技創新成果,才能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洪朝輝在調研后發現,由于大多數農民不懂得農業種植和畜牧養殖的科學知識,多采用粗放經營與管理的方式,效益低下,而由于農民文化水平低,造成科學技術在農村的普及與推廣比較困難。
這一切,洪朝輝看在眼里,也記在心上,但他知道僅憑自己一個文弱書生的力量是有限的。洪朝輝經過慎重思考后,決定先把自己的產業園搞起來,待有了一定規模后,自己說話才有底氣,也有分量,才能帶動村民跟著自己致富。
洪朝輝決定辭去工作,回家創業。他的這一決定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對。
“娃呀,農民的艱辛你是知道的,我們好不容易送你跳出‘農門’,咋能又回來了呢!你不要看到我們養的雞能賺點錢,說不定什么時候來場雞瘟或禽流感,就會虧得血本無歸,哪有你拿工資旱澇保收穩當呀。要是你的目標是當農民,何必花那么多錢去上學,不如直接當農民算了。”洪朝輝的父親說。
洪朝輝回答:“我正因為看到了當農民的艱辛,才下定決心回來。我回來當的不是傳統意義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而是要用我所學的知識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
洪朝輝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辭去待遇豐厚的工作,回到老家協助父親辦好肉雞養殖場。
“一定要用所學知識發家致富,進而帶動村民致富,讓家鄉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洪朝輝暗暗地為自己打氣。
洪朝輝回到家鄉后,發現父親的養殖場幾乎全靠人工飼養,勞動強度大,而且不利于疾病的防控。父子倆經過多方努力,籌集到40多萬元投資購買了養雞的現代化設備,把原來的普通肉雞養殖場改造成了現代化科學養殖場。設備投用后,每年可飼養6期肉雞,每期出售肉雞2萬只以上。每期養殖肉雞利潤20萬元左右,年獲利潤120萬元左右。
變雞糞為“肥寶”
養雞雖然能賺錢,但會產生大量的雞糞,污染環境。洪朝輝為了減少養殖肉雞時所產生的糞便污染,便想方設法將肉雞的糞便用來做種植蔬菜的有機肥料。2016年,洪朝輝通過總結往年蔬菜的價格,分析蔬菜瓜果行情走向。他看準了西瓜的種植行情,決定不再用商品肥料,而是單純用雞糞培植西瓜。
“這樣培植出來的西瓜一定是綠色食品,西瓜一定會很甜,能賣上好價錢,還可以解決農村剩余勞力的出路問題。”洪朝輝心想。他計劃籌借資金建設100畝西瓜大棚。
“建設100畝西瓜大棚,那咋忙得過來呀?”父親對他的決定感到十分驚訝。
“忙不過來請鄉親們來幫忙呀,給他們發工資。”洪朝輝說。
“萬一遇到病蟲害該咋辦?就算你有本事讓西瓜不生蟲害,那么多西瓜賣不出去又咋辦?”盡管父親提出了一大堆疑問,但看到兒子態度堅決,還是同意了洪朝輝的想法。于是,他們通過借貸的方式搭建了近100畝的西瓜大棚。洪朝輝用雞糞培植西瓜不但產量高,而且味道美,銷往我國多個省(區、市)。客戶評價說:“洪朝輝培植的西瓜甜如蜜,皮薄如紙。”商戶把洪朝輝的西瓜運到大城市銷售,常常是供不應求,當年就獲得近100萬元利潤。
洪朝輝用雞糞培植西瓜的做法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而且也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永城市環保局和城廂鄉政府對他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當地鄉親問洪朝輝:“你種的西瓜是不是放糖啦?”
當鄉親向洪朝輝取經時,他毫無保留地告訴他們:“我種植的大棚西瓜之所以味道甜,主要是因為沒有使用任何化肥,用的是有機肥。有機肥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又改良了土壤結構,西瓜的含糖量自然會提高。”
帶領鄉親發家致富
洪朝輝的成功也帶動了鄉親們發家致富,解決了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難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僅洪朝輝擔綱的項目就先后幫助200余名留守的中老年人實現了就業。
周邊的老百姓知道后,紛紛來找洪朝輝學習西瓜種植經驗。青年農民洪朝輝的事跡被媒體報道后,一些縣、鄉政府曾多次組團前往洪朝輝經營的農業產業園和養殖基地參觀學習。洪朝輝因勢利導,對參觀者現身說法,適時進行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把大學期間所學的農業復種栽培技術、肉雞養殖技術和自己的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讓參觀者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獲。參觀者無不豎起大拇指,連聲贊道:“你真能干,有膽量敢擔當,我們回去一定要學習你的創業精神。”
這更進一步堅定了洪朝輝扎根農村的信念,但是好景不長,接二連三的不幸降落到這個年輕人身上。
2016年,洪朝輝家的房子因開發建設,被開發商全部拆光,洪朝輝所在的村莊也被拆成一片廢墟。他全家就在承包地里搭起了簡易棚,吃住都在這個棚里。直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好幾年,但他家由于各種原因仍然沒有得到有關補償款項。
洪朝輝之所以要堅守大棚,是因為舍不得放棄他創辦的養殖場和種植場,“養殖場和種植場也是考驗我的‘試驗場’。”洪朝輝說。他要把自己的養殖種植經驗總結出來帶動農民脫貧致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8年2月1日14時,有人叫喊:“養雞場著火啦!”洪朝輝看到養殖場冒起濃煙,忙向養殖場跑去,邊跑邊拿出手機撥打110和119報警。他家距離養殖場有一公里多路程,他恨不得長上翅膀飛過去。這時,養雞場的煙越來越濃,大火和濃煙直沖到天空,盡管鄉親們和消防戰士奮力撲救,但仍然無法控制,熊熊的大火和濃煙瞬間吞噬了整個養雞場。
河南省永城市公安消防大隊將火撲滅后,出具了“火災事故認定書”:“此次火災排除電器火災,排除雷擊火災,不排除外來火源引起的火災。”
這場火災把洪朝輝及其家人近十年艱苦奮斗的成果徹底毀掉了。洪朝輝看到他的養雞場及現代化機械設備幾乎損毀殆盡,站在廢墟旁喘不過氣來,心像針扎一樣痛。他的眼前浮現出了養殖場繁盛時的景象——健壯的雞群在槽里啄食,在飲水槽里仰頭飲水,在歡快地追逐打斗,出欄的雞正被裝車運走……他不相信投入70萬元的養雞場就這樣沒了,但他又不得不回到現實中,“養雞場真的沒了,真的沒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無數個夜晚,洪朝輝都會獨自一人在養雞場的廢墟前發呆,痛哭。
這場火災對洪朝輝的打擊是致命的,使他的養雞場徹底垮掉了。但對洪朝輝的打擊還不止于此。
禍不單行,洪朝輝的西瓜大棚是從他所在的洪崗村流轉租賃的。村委會與他父親于2013年6月1日簽訂了“土地租賃合同”。承包土地合同的期限為20年(2013年至2033年),每畝租金為1000斤小麥時令價。土地承包合同已經執行了5年。2018年,洪朝輝承包的土地因采煤突然塌陷下沉,導致所種植農作物等絕收。河南省永煤集團以每畝1360元對洪朝輝所承包的土地進行了適當的經濟損失賠償。
但據洪朝輝反映,村委會單方面終止了土地租賃合同,獨自領取了永煤集團對土地損失補助的賠償金。
東山再起不言敗
一個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洪朝輝遭受如此重大的創傷和打擊,會不會就此垮掉?人們無不為他捏一把汗。一個寒冷的冬夜,洪朝輝獨自一人走在田野上,任憑刺骨的寒風撕扯著他的衣衫,“老天為何對我如此不公,要把一個個不幸降臨到我的頭上”“接下來的路我該怎么走?”洪朝輝的眼前一片迷茫。風越刮越大,呼呼的寒風在田野里怒吼著,使他想起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也想起了貝多芬的名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貝多芬26歲時聽力開始減弱,中年時失聰,但卻寫下了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想到這兒,洪朝輝的心情再也不沮喪了。
“洪朝輝,如果你是一個男子漢,你就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夢想,一定要從困境中站起來再創輝煌!哪怕泰山壓下來也要挺直腰桿,否則你將會被人家恥笑……”洪朝輝心里暗暗告誡著自己。
洪朝輝獨自一人在田野里游蕩,他的愛人擔心他,一直遠遠地跟著。當一件大衣披在他身上時,他感到一股暖流襲來,緊緊握住妻子的手,妻子也緊緊抓住他的手說:“人生旅途遭遇挫折是難免的,無論遇到多大挫折,我都會與你在一起,成功的果實往往是在失敗的土壤中長成的,你的經歷使我想起了聯想集團的孫宏斌。”
妻子還完整地背誦了一位著名企業家說過的一段話,“人原本生活得很好,原本可以不冒險,但因為選擇了夢想,而遭受到困苦和失敗。雖然中國人講究成王敗寇,但為了夢想和理想而拼搏,即使沒有成功,也值得所有人尊重。因為這個世界就是靠有夢想的人去推動的”。
妻子還給洪朝輝講述了一系列企業家不怕挫折東山再起的故事。在愛人的支持下,洪朝輝終究沒有向困難、挫折和失敗屈服,他緊緊握住妻子的手說:“我決定東山再起!”
洪朝輝又站起來了,干什么呢?
“朝輝,你干脆到城里找個工作算了,雖掙不到大錢,但也不必擔驚受怕。”父親說。
“爸,找個工作干雖然過得舒適,但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人生目標是帶領鄉親們致富,改變農村貧窮落后的面貌,而不是追求個人的安逸享樂!”洪朝輝說。
洪朝輝還是決定搞種植業,因為他認為養殖業投入大,疾病防控及養殖技術要求高,一般的農民難以效仿,而種植業農民卻人人都能從事。
在愛人、父親、母親的鼓勵和支持下,洪朝輝又自籌資金承包了農業作物種植試驗田,科學種植了土豆、西瓜、胡蘿卜、玉米等農作物300多畝,喜獲大豐收,并帶動了當地80多戶村民共同致富。
這之后,洪朝輝又信心滿滿地為自己定下了一個又一個新目標:向建設10萬頭現代化規模生豬養殖場的目標奮斗,向10萬只肉雞現代化養殖場規劃建設邁進,向千畝以上的農業試驗田發展……
相關標簽:商丘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