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2-02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網
初冬的陽光照射在冀南平原上。河北省南和縣三思鄉東大村東明中藥材種植基地里人來人往,他們今年種植的中藥材正在完成晾曬和初加工。
“真是做夢都沒想到,今年每畝地能收入近2萬元。”東大村的農戶張開通說,他種植的半夏平均畝產900多公斤。
南和縣三思鄉,自古以來土地七分沙、三分土,要種植小麥等大田作物,僅澆水一項的花費就是周圍地區的幾倍,收成卻要低很多。2017年,他們邀請河北省農科院相關專家對全鄉土地進行了系統檢測,發現大部分土壤為弱堿性,天然的沙土成分很適合半夏等根莖類中藥材種植。
東大村黨支部書記魏志平說,僅僅有良好的種植環境還不夠,他們2017年走訪了多家醫藥企業,并和其中一家簽訂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企業派技術員進行指導,按照保護價收購,讓村民種植沒有了后顧之憂。
魏志平說,他們成立了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給村民們統一提供種子、肥料等。現在,東大村和附近幾個村子已經發展了4000余畝中藥材種植,直接帶動500余人就業。
在東大村村東南,記者看到,中藥材淘洗車間、烘干車間、晾曬場的建設初具規模,已具備了藥材初加工能力。據了解,項目全部完工后,每年可加工、臨儲中藥材3500余噸。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南和縣越來越多的在外經商、務工農民回到家鄉,開始中藥材種植。這個縣張李召村中藥材種植戶王明樂告訴記者,他以前在外經商,看到家鄉中藥材靠訂單發展得好,就回來承包了100余畝土地開始種植。由于訂單量持續增大,明年他還準備再擴大種植規模。
相關標簽:河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