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0-28 作者:佚名 來源:西海都市報
說起蘑菇,大家都不陌生,平菇、香菇、金針菇……早已是市民餐桌上的美食。但要說起熊掌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熊掌菇因菇形酷似熊掌而得名。今年10月,熊掌菇在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鎮試種成功,雖然是個新品種,但一上市,就受到市場的歡迎。
熊掌菇試種成功
節令已到了霜降,天氣漸冷,無垠的原野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白紗。在化隆縣甘都鎮黃河岸邊的溫室基地里,體形碩大的熊掌菇卻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放眼望去,大棚里松軟的土地上,均勻地分布著大小不一的熊掌菇,煞是可愛。
“熊掌菇對生長環境不那么挑剔,在5攝氏度至20攝氏度的環境里,它能健康地成長。”基地的負責人嚴峰指著一大塊熊掌菇說,營養包都埋在地下了,控制濕度,熊掌菇就自然會從地里冒出來。
記者看到,與其他蔬菜大棚不同的是,熊掌菇適宜在低溫和比較干燥的環境里成長。怕大棚里潮濕的環境損傷熊掌菇,大棚外層底部的塑料被掀開,保持通風。
“一定要給熊掌菇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若過高,大棚頂上掉落的水珠會泡濕菇形,會導致畸形。”嚴峰說,熊掌菇在高原屬于引進產品,高原的氣候、土壤會對它造成一定影響,如果控制不住它的生長習性,就會對產量造成影響。
熊掌菇,利用阿魏菇和杏鮑菇雜交培育的一個食用菌新品種,2018年在新疆試種成功。今年初,化隆縣昊源農牧開發有限公司與青海泓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從江蘇引進種子,在樂都集中培育,最后將培育的菌包引到化隆栽培。經過兩個多月的培育,10月上旬成功上市。
參加農展會帶來的驚喜
“這棟大棚里的熊掌菇收割了兩次,再割一次就要換菌包了。”嚴峰說,從目前的產量看,一個生產周期的畝產量達到1.2萬斤左右,產量可觀。
試種成功帶來的驚喜,卻讓嚴峰陷入了沉思。
“熊掌菇生產周期短,產量大,又不宜長時間貯存。如何打開銷路,成了難題。”嚴峰說,熊掌菇第一茬采摘的時候,正遇上在海東市平安區舉辦的省農展會。
嚴峰把新鮮采摘的熊掌菇拿到農展會上,為了使熊掌菇引起外界的注意,嚴峰將精選的熊掌菇擺在展臺上,還用熊掌菇做了丸子,讓慕名而來的市民品嘗。
“在偌大的展臺上,展出熊掌菇的屈指可數,而且熊掌菇菇形與其他蘑菇不同,很容易吸引眼球,加上現場做的熊掌菇丸子美味、可口,駐足圍觀的市民絡繹不絕。”嚴峰說。
這屆農展會,為嚴峰種植的熊掌菇提供了一次展示的機會。在農展會上,嚴峰將熊掌菇產量可觀卻銷售困難的事告訴了前來觀展的化隆縣縣長馬占奎。過了兩三天,馬占奎安排了兩家食品企業與嚴峰聯系,解決了嚴峰的燃眉之急。
“這兩家食品加工企業的負責人到基地考察走訪,采集樣品,熊掌菇得到對方的好評,簽訂了銷售合同,一時的燃眉之急也解決了。”嚴峰說,按對方的要求,他準備擴大生產規模,保證兩家企業的定量需求。
對我省的農業區而言,蔬菜供給主要表現為季節性短缺和品種單一。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下,我省農業部門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主線,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產品結構升級,滿足我省群眾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蔬菜和食用菌產量達到118.38萬噸。
像熊掌菇、羊肚菌、蘆筍、紅橡葉、綠橡葉等在青海鮮見的蔬菜和食用菌,在我省陸續落地生根,豐富了市民的餐桌。
試種新菌彌補市場需求
熊掌菇種植環境適應力強,對溫度和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管理簡單,省人工,這讓嚴峰有了新的打算。嚴峰說,試種的熊掌菇出售價每斤10元至15元,比較可觀。明年在擴大熊掌菇種植規模的基礎上,他們要試種另外一種菌類產品——黑皮雞樅菌。
目前,我省成片種植熊掌菇的地方少,市場供不應求,前景看好。嚴峰卻并不滿足,他希望通過種植發展多個品種,豐富菌類市場的品種,迎合大眾的口味。
兩棟大棚種植熊掌菇嘗到甜頭,這對嚴峰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嚴峰說,熊掌菇雖對溫度和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不適宜四季都種植,明年要種植營養價值同樣高,在青海同樣少見的黑皮雞樅菌,彌補市場的需求。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