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0-09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網
金秋十月,山西省柳林縣黃河沿岸的呂梁山上,漫山遍野的棗林掛滿了紅瑪瑙似的木棗。63歲的退休工人衛保章在棗樹下揮毫潑墨,寫下了“春華秋實”“國泰民安”的書法作品。
“我從小吃著棗長大,對棗有種特殊的感情,感覺每棵樹上棗的味道都不一樣。今年紅棗大豐收,紅彤彤的棗多像我們現在欣欣向榮的日子啊。”衛保章對家鄉的棗飽含深情。
棗樹在柳林被稱作“鐵桿莊稼”,有著千年以上的栽培史。近年來,柳林縣推進新品紅棗樹栽植,發展大棚栽種、矮化密植,推進裂果防治,打造紅棗集貿市場,研發紅棗飲料等功能性食品,全面加快棗業轉型升級。目前全縣棗林面積達28萬畝,年產量3萬噸。紅棗產業已經成為柳林農民增收的重要依托。
劉陽平是柳林縣三交鎮的一位普通棗農,和棗打了一輩子交道。他年輕時做過販棗生意,開過土特產超市,承包過100畝棗園。2017年,他回鄉成立合作社,帶領家鄉父老發展紅棗產業,為社員創收40多萬元,帶動20戶貧困戶。2018年,劉陽平又成立了一家生態農林科技開發公司,在村里流轉紅棗林1000余畝。
通過嫁接實驗,劉陽平研發了新品種,發明了高溫冷凍保鮮技術,大大延長了棗的保鮮時間。“今年嫁接了200畝,預計可收一萬多斤果實,平均價格在每斤15元左右,目前已被幾家紅棗加工企業預訂。”他說,計劃用五年時間建成以木棗種植及加工、生態養殖、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為主的柳林沿黃觀光旅游園區。
為推動紅棗產業發展,柳林縣還在“建基地、舉龍頭、創品牌、深加工、拓銷售”上下功夫。目前,全縣已有120余家中小規模紅棗深加工企業,年可加工轉化原棗1.2億公斤。全縣紅棗及其相關產業年產值達5億元左右。
達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柳林縣近年涌現出的紅棗龍頭企業之一,其60%的棗來源于本地。公司副總經理劉元平說:“政府不僅扶持獎勵龍頭企業、幫助推廣品牌,還幫助企業招商引資、拓寬銷路。”
相關標簽:呂梁山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