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9-18 作者:佚名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近年來,江蘇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系列部署,圍繞“江蘇高質量發展要走在前列,法治建設首先要走在前列”的目標要求,提高政治站位、踐行法治思維、聚焦依法護農、聚力創新創優,全面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一、涉農立法穩步推進
堅持以良法保障善治,按照“一年一部法”的目標,建立完善適應新時代江蘇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地方農業法規體系。繼2017年江蘇省人大頒布實施《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之后,2018年江蘇省人大頒布實施《江蘇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2019年江蘇省人大又將《江蘇省種子條例》(修訂)列入立法正式項目,目前已在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十次會議上通過分組審議。此外,各設區市涉農立法也各具特色。鹽城市率先制定出臺了《鹽城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蘇州市契合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修訂出臺了《蘇州市濕地保護條例》。
二、法制審查更趨規范
完善法制審查程序,規范公平競爭政策、重大項目資金安排、規范性文件制定、行政處罰案件、經濟合同簽訂以及各類示范創建活動等事項的法制審查。2018年以來,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制定的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等15件規范性文件,全部經過合法性審查并及時報備,對外簽訂的512份經濟合同也經過法制審查。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結合機構改革職能調整,編制機關行政決策、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5大類406項法制審查目錄清單。鎮江市農業農村局對每件行政處罰案件管轄權限、執法事項、執法程序、事實認定、證據效力、法律適用以及裁量權運用等情況進行法制審查,并提出書面意見和建議。揚州市農業農村局秉持“三不原則”,規范法制審查行為,即凡需法制審查的重大行政決策行為未經局法規處合法性審查的,不予上局領導會議審議、領導不予簽字、辦公室不予蓋章。
三、案件處置積極穩妥
2018年以來,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先后受理行政復議案件21起,行政訴訟案件36起。目前為止,21起行政復議案件已處置完畢,其中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復議的4起案件,均維持原復議決定。36起行政訴訟案件已辦結32起(含撤訴14起),無一起敗訴,另有4起正在二審。江蘇各地也高度重視涉農復議應訴工作。2018年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完善了行政復議工作規定,成功辦結6起復議案件。南通市農業農村局成立行政復議工作委員會。揚州市農業農村局對行政復議應訴中發現的不規范行政行為,制作“風險提示書”和“風險提示專報”。淮安市農業農村局認真分析行政敗訴案件緣由,不斷提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
四、法律顧問作用凸顯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積極推行公職律師制度和法律顧問制度,研究出臺積極穩妥推進部門公職律師制度的實施意見和公職律師管理暫行辦法兩個文件。著力選優配強法律顧問,先后遴選2名社會律師常年駐廳辦公。近年來,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公職律師和法律顧問參與 “三農”法治培訓班7期、培訓學員近1000人次,處理涉農糾紛調解40余起,辦理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民事訴訟案件50余起。江蘇省市、縣農業農村部門也積極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目前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覆蓋率高達98%。鹽城市農業農村局引入法律顧問參與處理重大決策事項、行政訴訟、涉農矛盾糾紛和信訪事項等20余次。由于法律顧問的提前介入,近三年徐州市農村土地確權頒證糾紛案件由25件降至2件,農業事故糾紛由200余起降至不足10起。
五、法治宣傳特色鮮明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強化內部融合,精心打造領導干部學法、黨組中心組學法和機關法制大講堂等“三個平臺”。制定法治宣傳教育“誰執法誰普法” “誰主管誰普法”責任清單,把“軟任務”變成“硬約束”。成立普法志愿者服務隊,連續多年開展“情暖三農、送法下鄉”普法主題實踐活動。2018年組織參加江蘇省機關第六屆“萬人學法”網上答題活動,并取得現場知識競賽總決賽第一名。2019年,全面啟動實施法治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將“法惠三農”專項法律服務納入江蘇省“服務大局普法行”11項重點項目之一。江蘇各市、縣也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常州市連續13年開展“法律護農進萬家”主題普法活動。無錫、鎮江等市舉辦“法治護農鄉村行”“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等主題活動。揚州、泰州、海安、響水等市、縣成立普法講師團,深入企業和農戶開展巡回宣講,深受基層干部群眾好評。
相關標簽:江蘇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