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9-03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甘肅隴南市宕昌縣新城子藏族鄉岳藏甫村村民楊謝奎正在收拾整理小賣部,以接待游客。 閆姣 攝
現年70歲的楊謝奎經常慨嘆人生的“戲劇性”: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到“人在家中坐,錢從分紅來”的“股東”,再到“前有小賣部,后有燒烤攤”的“掌門人”,他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在山窩窩里過上城里人的生活,“現在,見到全國各地來的說普通話的游客都是常事”。
為改善民生,宕昌縣依托岳藏甫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藏羌文化等資源優勢,將民眾閑置住房改造成民俗客棧發展旅游產業。圖為航拍岳藏甫村。 高瑩 攝
楊謝奎居住在甘肅隴南市宕昌縣新城子藏族鄉岳藏甫村。該縣地處屬青藏高原邊緣和西秦嶺、岷山兩大山系支脈的交錯地帶,過去由于立地條件差,交通不便。岳藏甫村更是貧窮的代表,村民走泥濘路,住土坯房,經濟來源單一。
楊謝奎祖輩是農民,靠種植玉米、小麥為生。“看天吃飯,一年苦下來能吃飽肚子,但孩子們讀書的費用就成了我們的煩惱,那時候沒辦法把莊稼變成錢。”他說,種地是個辛苦活,從早到晚,趕牛耕地,回到家不管多累還得硬撐著做飯。
圖為楊謝奎在旅游“空檔期”打掃庭院。 閆姣 攝
“現在閑了,得空就炒點菜,有時候興致來了還喝點小酒。”楊謝奎介紹說,政府實行退耕還林,給他家在山下分了13間房子,除了住人、堆放雜物,有些房都閑置了。
宕昌縣委常委、官鵝溝大景區管委會主任王福全介紹說,為改善民生,宕昌縣依托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藏羌文化等資源優勢,將民眾閑置住房改造成民俗客棧,統一交由公司打理運營,村民變股東享受分紅。去年一年,光分紅楊謝奎就拿了1萬多元。
據岳藏甫村村主任楊小春介紹,村里共改造民宿客棧18戶114間,建成鍋莊廣場、攀巖、穿越叢林、水中汀步、網紅橋等旅游設施,還有餐飲和燒烤一體的燒烤區,讓農戶吃上了“鄉村旅游飯”。同時還發展勞務、養蜂、種植等富民產業,結合“三變”改革,先后組建了合作社,助農穩定增收。
中新網記者走訪岳藏甫村時,村子周圍綠樹鮮花環繞,空氣清新。楊謝奎家的院子里搭著三個燒烤帳篷,一側停放著一輛新買的小汽車。而楊謝奎趁著游客還未至的“空檔期”,擦燒烤架、打掃庭院、整理小賣部。
楊謝奎說,過了旅游旺季,兒子兒媳外出務工,他在家繼續打理“周末游玩”的生意,“人、屋子都沒閑的,都能掙錢。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看著孫子健康長大,考個好大學”。
相關標簽:甘肅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