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9-02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網
西藏青稞、鐵腳麻雞、五彩米等質樸的食材,“搖身一變”成為滬上美食界流行的青稞藜麥沙拉、紫薯青稞爆珠豆漿、汽鍋雞……近年來,上海積極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幫助偏遠和高原地區農產品打響品牌,將農民的“錢袋子”和市民的“飯桌子”連接在一起。
對于“高遠”地區的食材來說,銷路上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消費者認知度不高。如何讓這些地區的純天然食材觸達城市消費者的餐桌?
近年來,上海積極探索以市場為導向的消費扶貧新模式,如在滬建立幫扶協作專柜、鼓勵電商企業設立對口扶貧專賣店、為外地農產品搭建在滬銷售平臺、讓合作社綁定建檔立卡貧困戶等。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年,上海市共為云南和貴州遵義銷售各類扶貧農產品近1.8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萬多人;截至2018年底,在云南和貴州遵義完成30個外延蔬菜基地的建設,總面積達3萬畝以上。
上海本土企業也在積極參與消費扶貧的過程中,探索出多種特色扶貧路徑。如拼多多、本來生活網等打造的電商扶貧模式,重構了商品的流通環節,從種植、加工、倉儲、銷售等多環節幫助農民打造產品品牌。
美團點評等企業則積極發揮其平臺優勢,讓美食消費扶貧成為上海扶貧新亮點。近日,美團點評聯合15家餐飲企業推出“助力高遠”公益項目,以偏遠和高原地區的食材為原料,研發出公益菜品和套餐,并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對相關食材進行推廣。
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副會長王家華曾表示:“上海擁有眾多高中端消費人群,這些人群熱愛生活、會生活,美食消費扶貧可以探索出更多有益的嘗試,為扶貧攻堅工作做出貢獻。”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諸旖指出:“原來消費扶貧的主要工作是把食材帶到城市的菜場,但相關企業把食材變成了菜肴,往消費端又近了一步。這一創新讓更多餐飲企業加入公益行列,實現了鼓起農民‘錢袋子’和豐富市民‘飯桌子’的雙贏。”
相關標簽:上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