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29 作者:佚名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河南省農業高質量發展,河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出臺《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以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為重點,發揮優勢,突出重點,建設一批規模化優勢特色農林產品生產基地,為河南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發展按下“提速鍵”。
1、兼具優勢和特色十大產業“中選”
近年來,河南省“四優四化”加快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優質花生面積均居全國第一位,蘋果、茶葉優勢區特色明顯,食用菌總產量居全國第一。但是,整體來看,優勢特色農業發展仍較為滯后,存在著產業結構、農林牧漁業結構、品種結構等不協調的問題,表現在二、三產業特別是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畜牧業、林業、漁業占比較低,高檔、優質、專用產品少,品牌不響、效益不高等方面。
為了進一步發掘農業資源潛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更好滿足市場需求,促進農民增收,《意見》提出,河南省將在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等“四優”的基礎上,發展優質小麥、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葉、食用菌、中藥材、水產品等十大優勢特色產業。這十大產業中,河南都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其中小麥、花生、草畜、蔬菜、食用菌、中藥材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申延平表示,《意見》是著眼于發揮河南省農業的比較優勢,推動高效種養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具體抓手,也是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的有力舉措。
數據顯示,2018年,河南省優勢特色農業產值4343億元,糧經飼比例為65.9∶33∶1.1。《意見》提出,通過優勢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到2025年,全省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產值達到6500億元,“糧經飼”比例調整到59.1∶38.5∶2.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實現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
2、基地具體到縣扶持資金已就位
把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基地建設落到實處,政策“指揮棒”至關重要。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負責人表示,《意見》從強化政策扶持、創新金融服務、吸引工商資本、加強園區建設、加快主體培育等10個方面提出具體保障措施。“每個產業的發展均有目標、有措施、有范圍,基地的布局具體到縣。目前,省級財政已整合涉農資金超過20億元,重點支持十大基地建設。”上述負責人說。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河南省已逐步加大對優勢特色農業的支持力度。比如,在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建設方面,2018年,安陽縣、淮濱、夏邑、黃泛區農場等40個縣(市、區、場)各建設1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示范基地,每縣獲得1000萬元資金支持,以推行單品種規模連片種植、標準化生產、訂單生產以及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目前,河南省優質強筋、弱筋小麥面積已發展到1204萬畝,占全省小麥面積的1/7。
《意見》要求,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的支持力度,運用設施農用地政策支持農業結構調整,保障畜禽養殖、規模化糧食生產等項目用地。鼓勵工商資本重點圍繞十大優勢特色產業,建設產業基地,構建產業鏈條,提升產業質量。在財政、稅收、農業用地用電用水、基礎設施建設、金融信貸、農業特色保險、開展經營等方面按規定對工商資本進行支持。
同時,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將納入鄉村振興考核指標體系,考核先進的地方,省級在分配資金時給予適當激勵,對考核落后的予以通報批評。
相關標簽:河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